l 「守望的人」(看更的人)出現好幾次,等著看事情發生。
l
提問:21:11-12:「黑夜快過了吧?黑夜快過了吧?」有何特殊意義?
l
21:3-4:用具體的痛苦和恐懼來描繪兵臨城下的情況。
l
難民(21:14):看出戰爭悲慘的狀況。
l
恐懼痛苦(21:3)。痛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巴比倫帶來的痛苦,還是上帝要帶來的毀壞?
l
巴比倫的邪惡和極權,以及對周遭國家的迫害。上帝要出手,終止巴比倫人帶給人的痛苦。上帝是通過其他政權(以蘭、米底亞)(這些政權未必神聖,只是上帝工具),來終結巴比倫這個邪惡政權。
l
「像臨盆的婦女陣痛一樣」(21:3),象徵極端恐懼。
l
巴比倫要被米底亞滅。
l
「有人騎著驢和駱駝」(21:7)看到這樣的人,要警惕。
l
在美國有不少庫德族人,因為幫美國打中東戰爭,因此有些人流亡到美國。
l
庫德族至今沒有辦法建立自己的國家,這從古代就是如此。他們一直是各大帝國的藩屬,沒有自己的國家。
l
阿拉伯當時沒有自己的國家,一直是部落民族。以東在當時也不是強大的國家。在當時阿拉伯民族和以東是很弱小的,但上帝卻使用弱小民族來打敗強大的帝國。這是值得注意之處。
l
「基達人」(Kedar或Qedarites)在古代是沙漠裡的游牧民族,在近代應該算是貝都因人(Bedouin)。此外,也有人認為從亞伯拉罕之後,生活在現在阿拉伯地方的人,統稱「基達人」。
l
引伸思考:基達人可以類比為台灣人。
l 倪拓生的英文名字是Watchman Nee,就有「守望者」之意。倪拓生是中國到台灣的宣教士。台灣人可以省思,我們到底是哪裡人。
l
第一段描述巴比倫,跟其他段很不同。描述巴比倫時,顯現大家都驚恐害怕,南國猶大都派人守望。此外,大家都已經全面備戰。可是最後結果卻是巴比倫已經傾覆了。在描述以東時,提到「天快亮了」,但是同時也提醒「黑夜要再來」。不要以為強敵瓦解,以後就不會有強敵。
l
先知一直在觀察,到底有哪些政權不會傾倒,但結果是沒有。這隱含著,沒有政權不會傾倒,人的政權都會衰落。這當中貫穿一個核心訊息:對於永恆上帝的認識。要堅守核心價值,而不是看到誰強大就怕誰。要堅定對於上主的信心。
l 本章在描述以東和阿拉伯人的時候,都透露出危機還會再來的警訊。提醒人們,不要放鬆警戒。
l
在大國的競爭當中,各國只能在這當中去算計結盟,似乎失去了信仰的價值。「你們一向像篩子裡被篩的麥子一樣」(21:10)提醒猶大人不要忘記自己作為上帝選民的身份,不要忘記上帝的使命。
l
希西家王一開始風評不錯,但是後來卻要去跟巴比倫結盟。以賽亞非常反對,因為跟沒有相同價值的人去結盟,這幾乎注定了南國猶大的滅亡。以這角度來看現代台灣,台灣要在國際上怎麼做?要盡量跟有民主人權價值的國家結盟。例如:疫苗的購買,我們到底要如何在堅守原則的前提下,同時兼顧防疫。à價值是一個國家存在的終極意義,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核心價值,上帝終究要利用其他力量將之毀滅。期待在有生之年,能在台灣看到極權體制的瓦解。
l
余傑近作《清教秩序五百年》等三本書,提到美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清教徒的價值。
l
亞述王當時將以東收為「附庸國」,是因為地緣政治的戰略考量。以東成為連結地中海、紅海灣和印度洋之間的節點。但是,以東並不幫助其他受壓迫的國家。
l
白俄羅斯在國際上和俄羅斯站在一起,去壓迫其他國家。值得反思。
l
台灣很多邦交國的人權記錄都很差,要反省。應該多找民主人權程度較高的國家進行實質往來。
l
以東的現代版「反例」:立陶宛不像許多國家的現實主義外交政策,反而選擇對抗強權。在白俄羅斯獨裁者鎮壓國內反對派時,立陶宛政府選擇接納伯俄羅斯的反對派,作為政治難民。
l
不當邪惡國家的附庸,到底有什麼本錢?要思考要如何利用自己的戰略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抉擇於強權之間?
l
有民眾給予鼓勵和支持,指長老教會在防疫期間,站對邊(站在美日這邊)。
l
南韓表面上是民主國家,但是在深層的文化當中,由於有儒家文化在,使得反映在社會的面向上,充滿了封建思想(男尊女卑、社會分層),這使得他們無法完全具有人權的價值。在外交上,南韓也選擇親近中國。我們台灣應該很慶幸,我們的民主化有生根,在社會當中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氣氛。台灣的教會逐漸培養出多元包容不同的異己,但是南韓教會對於打壓異己,是毫不留情的。
l
《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提到中國也出現了像是南韓一樣的偶像團體,同時中國也仿效韓國發展出自己強大的5G。看似在嘲諷中國,但其實南韓和中國之間彼此也是互相依賴的。
l
有民眾喜歡對比,佛光山和慈濟會把錢拿去搞疫苗,但是長老教會卻不會,只會支持反送中。這種說詞,其實很多是來自於中國大外宣的媒體,這些媒體喜歡放言論攻擊法輪功和長老教會。這是中共分化的手段。必須說,只要長老教會的信徒在他的職位上,盡心盡忠做好自己應該做的職責,就是最好的服事。例如:做為長老教會信徒的蕭美琴,在駐美大使的身份上,竭盡心力協調溝通台美之間的溝通,最終取得疫苗。信徒盡忠職守所做的,不會比龐大的宗教帝國還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如果願意追求上帝的價值,必然不會被遺棄。能夠做多少,就盡量做。上帝看中貧窮寡婦小銅錢的奉獻。
l
日本靜岡縣土石流的災情,轉給許多人,立刻湧入非常多的奉獻捐款。這顯示很多信徒是默默關心這件事的。
l
日本東京奧運的一位委員(基督徒)說壓力非常大,不辦也不行。為他們祈禱。
l
本章多次出現「守夜的人」,讓人聯想到香港。想到現在的香港,我們難免會絕望。有時候我們不免會被新聞帶著走,望向人間的價值。但是,先知不斷強調,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所依靠的不是武力或強權,而是依賴他們內心當中所深深相信的。
l
上帝用另一個強權去終結原先這個強權,這裡用「像臨盆的婦女陣痛一樣」(21:3)來形容,這種內心的惶恐,是充滿不確定的。這裡的省思是,當上帝要出手解決一個問題時,我們不能讓大環境所影響。
l
「我的以色列同胞啊,…我要報告你們一個好消息」(21:10)我們作為一個基督徒,每日追求自己的信仰,但我們散落在各地。當我們面對難處時,專心回到聖經的教導,耐心等待。還沒到的時候,要堅守崗位。
l
阿拉伯是另一個故事,在沙漠中生活的民族也是很辛苦的。有一些沙漠民族仍然活得很好,沒有受到戰亂波及,有水喝。所以在這裡,先知提醒,若有難民來,就要給他們水喝。「有口渴的人到你們跟前來,你們就拿水給他們喝吧!」(21:14)在自己有能力時,盡量提供自己的幫助。
l
「信口開河的人必自招毀滅」。輿論的製造者,總是盡可能地誇張,會帶來許多禍害。這些警告在聖經《箴言》當中有非常多。那些批評長老教會的是亂批評,長老教會不在其位,當然不謀其政(因為民間團體沒有資格購買疫苗,只有政府有)。教會自己私下做自己該做的(例如:協助街友、弱勢者、流亡的香港人)。我們要交代的對象是上帝,不是一般人。
l
台灣是一個複雜的組成,面對的也是一個複雜的局勢。我們面對的、要結盟的,不一定是一個國家,也可能是一個民間團體。在各地都有堅守崗位的人,那都是我們要結盟的對象。我們要結成一個禱告鏈,為這個世代禱告。
l
同一個時代、世代,都有不同的境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況。只要人們能作自己該做的,讓自己成為他人即時的幫助,就是符合上帝心意的。
l 「天快亮了,但黑夜要再來。」和先前講的相反。這顯示,先知看到宏觀歷史的發展,他對於信仰的反省是,上帝會親自處理這些擁有不同野心或心態的帝國。如果只有站在「以武力、利益壓迫他者」的帝國,必然滅亡。但若想要做「以理念和價值去影響他者」的帝國,必能長存。例如:後來的波斯帝國尊重猶太文化和宗教,後來得到上帝的祝福,版圖比先前帝國更大、時間更長久。
l 「派人守望」就是在提醒我們自己,面對疫情當中,謠言滿天飛,我們能夠從自己做起,制止一切不當的謠言。
l 不要被帝國的謊言所吸引,而失去真正的價值。帝國和政權會變遷,但是上帝的話語不會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