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22年1月25日 星期二

以賽亞書52-53

處境查經班(以賽亞書第52、53章)

時間:2022.1.24(一)7:00pm 台北濟南教會
協調者:李信仁、陳文珊、Augustine Liao
詩歌:
聖詩第89首〈聖主額頭今受傷〉(原文:O Sacred Head Now Wounded
聖經:以賽亞書第52、53章


上帝要拯救耶路撒冷

52:1 耶路撒冷啊,醒起來!
再堅強起來吧!
錫安聖城啊,披上榮美的衣服吧!
異族的人不再任意進你的城門。

52:2 耶路撒冷啊,掙脫一切的束縛吧!
從塵土中起來,登上你的寶座!
錫安被擄的人民哪,
掙脫捆綁你的鎖鍊!


52:3 上主對他的子民這樣說:「你們被賣為奴時,並沒有人付給你們代價;同樣,你們得自由也不付錢。
52:4 你們到埃及寄居是自願去的;可是亞述人用武力把你們擄去,一個錢也不付。
52:5 現在,在巴比倫發生了同樣的事。你們是俘虜;他們並沒有付給你們什麼。統治你們的人心高氣傲,不斷地蔑視我。
52:6 有一天,你們要承認我是你們的上帝,承認我向你們說過話。」

52:7 那穿山越嶺而來的使者,
他的腳蹤多麼佳美!
他奔跑來報好消息,
報和平的好消息,
得勝的好消息。
他對錫安說:
你的上帝掌權了!

52:8 看哪,城上的守望者高聲呼喊;
他們一齊歡呼!
他們要親眼看見,
上主回到錫安了。


52:9 耶路撒冷的廢墟呀,
大聲歡呼歌唱吧!
上主要救贖他的城,
要安慰他的子民。

52:10 上主要運用神聖的力量拯救他的子民;
普天下的人都將看到我們上帝的救恩。

52:11 離開吧,快快離開巴比倫
扛抬聖殿器物的人哪,
不要沾染不潔之物;
離去時要保持潔淨。

52:12 你們用不著匆匆忙忙地奔逃;
你們不是逃命。
上主要在前頭領導你們;
以色列的上帝要從後面保護你們。


受苦的僕人

52:13 上主說:
我的僕人要完成使命;
他要受讚美,得到最大的榮譽。

52:14 許多看見他的人都大感驚奇,
因為他的容貌憔悴,
幾乎沒有人的形象。

52:15 現在,許多國家將因他驚異;
許多君王將啞口無言。
他們將領悟以往的奧祕,
聽見沒有人說過的事。


53:1 他的子民回答:
誰會相信我們的傳報?
上主的大能向誰顯示呢?

53:2 這是上主的旨意:
他的僕人要像幼苗抽芽,
像花草在乾旱的土壤裡生根。
他既無威儀,也不英俊,
不能吸引我們的注意;
他的儀表平凡,
不能引起我們的傾慕。

53:3 他被藐視,被人棄絕;
他忍受痛苦,經歷憂患。
人都掩面不看他一眼;
他被藐視,我們不敬重他。

53:4 但是,他承當了我們的憂患;
他擔負了我們該受的痛苦。
我們反認為他該受責罰,
該受上帝的鞭打和苦待。

53:5 為我們的罪惡,他被刺傷;
為我們的過犯,他挨毒打。
因他受責罰,我們得痊癒;
因他受鞭打,我們得醫治。

53:6 我們都像一群迷失的羊,
各走自己的路。
但我們一切的過犯,
上主都使他替我們承當。


53:7 他受迫害,受虐待,
但他一言不發。
他像待宰的小羊,
像被剪毛的羊,
他一聲不響。

53:8 他被拘禁,受審判,被處死,
沒有人關心他。
他為了我子民的罪惡離開人世,
為了我子民的過犯被置於死地。

53:9 雖然他從來沒有凶暴的行為,
也沒有撒過謊,
他卻跟邪惡人葬在一起;
他和財主共墓穴。


53:10 上主說:
他挨打受苦是我的旨意;
他的死是贖罪的祭。
他會看到自己的後代;
他有長久的歲月。
藉著他,我要實現我的計畫。

53:11 經歷了一生的痛苦,
我的僕人要重新得到喜樂;
他必知道受苦不是徒然。
我公義的僕人將因認識我而使眾人成為義人;
為了他,我要赦免他們的罪。

53:12 所以,我要使他在偉人中有地位,
在強盛的人中得榮譽。
他自願犧牲生命,
承擔罪人的命運。
他擔當了眾人的罪,
為他們的過犯代求。


一、在這段經文中,你觀察到哪些關鍵字或概念(人、事、時、地、物)?你為什麼會特別注意到這些關鍵字或概念?請分享你從閱讀本章中引發的特別聯想。

l   描述耶穌降生和救贖的過程。但猶太人對耶穌的想像不是這樣,猶太人寄望彌賽亞是軍事政治領袖。

l   40-53當中,有四種僕人之歌。但聖經舊約當中的僕人之歌,代表聖經作者的信仰體會。

l   523-6看起來也很像中間插入的經文段落,可能也是不同作者。這段也是這整段經文當中,唯一以上帝親自講話的方式出現的段落。

l   536-7:迷失的羊、受苦的僕人。用羊的形象把個體和群體連結。

l   受苦的人也有可能是以賽亞這群先知群體。

l   538-9:已經有特定指涉某個人,使用限定描述。

l   背景:以色列人被抓到巴比倫之後,生活在那邊,巴比倫有自己的宗教文化,甚至有圖書館。在巴比倫帝國統治下,當地的圖書館都有其下所統治各民族的文獻。以賽亞先知這派人,極有可能已經透過圖書館讀到相關文獻,了解到原始宗教的「馬杜克」。受到預言,要透過替身來代替國王受到苦難和鞭刑等等。當時都會找到身體有瑕疵的人,都是被找來當替身的選擇。

n   猶太教信仰,透過「解構」和「除垢」的方式,將原本巴比倫的異教宗教信仰轉換成猶太教信仰的意義。

l   耶穌反映彌賽亞的形象、受苦的僕人

l   四首僕人之歌之一

l   52: 3-6插入的編輯段落

l   經文以羊的形象把受苦的人都連結在一起,集體與個體

l   53:8 -9 有具體的細節,可能是在預言某一個先知會受這樣的災害

l   巴比倫宗教習俗有替身幫國王被鞭打遭受厄運,幫國王除罪。通常這樣的人是身體本來有殘疾的,所以形容憔悴,然後最後這個人會死的。聖經作者透過解構、重構巴比倫的宗教來成為信仰的核心。

(第二、三題)(52112)「新出埃及」與救贖的盼望:以「上帝救恩」超越「叢林法則」

按照本段經文的描繪,亞述帝國與巴比倫帝國對以色列民族的奴役,是「優勝劣敗的叢林法則」。然而,本段經文給以色列百姓的盼望是:在「叢林法則」的現實主義情境之外,唯有上帝「救恩」的力量能夠超越這一切,帶給人們真正的救贖,這也正是弱者之所以能有盼望的依據。當然,得到救贖的最重要前提是:對上帝敬虔的態度。

二、(52112)「新出埃及」的個體生命詮釋

承上所述,個人生命的經歷,往往也是「叢林法則」多於「公理正義」。在你個人生命的經歷中,是否曾經歷過來自於他人不公道的壓迫,或者是有志(理想)難伸的困境?倘若從這段經文可以帶給我們突破生命困境的盼望,你認為我們可以如何盼望生命的救贖?心態上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

l   沒有為什麼?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強者就可以任意決定弱者的命運。

l   巴比倫社會拜眾神,台灣社會民間宗教拜眾神,比較像資本主義。基督教比較像社會主義,已經被決定好了。

l   華人社會的文化價值:簽六合彩,A不行就找BB不行就找C

l   這段經文呈現出生活世界的實況:努力不一定會得到回報。有些人遇到不好的事,是因為他在錯誤時間、錯誤地點,遇到錯誤的人。

l   兩種思維(個人遭遇來自於因果&個人遭遇是偶然)都是說得通的。個人所有的努力,都是構成要件中的充分條件,但並不保證絕對有好的結果。

l   西西寫過一本小說,講香港能夠有現在的成就的原因。

l   「天人合一」在中國傳統當中,出現沒有公義公正的概念。


三、(52112)「新出埃及」的集體生命詮釋

放眼世界歷史,從古代到近代,都充斥著優勝劣敗的叢林法則,但仍可看到不少弱者得解放、公理得伸張的情境。你是否可在當代世界的各民族國家的歷史情境中,找到受壓迫者得解放、正義彰顯的具體例子?在你成長的台灣(或其他)社會當中,人們面臨的壓迫或不公道的情境有哪些?我們如何預備自己的心態,等待救贖的盼望?

l   就是沒有盼望,才要逃亡。

l   在沒有找到群體出路之前,先保持內心的穩定和平安,即使面對外在的壓迫。

l   現在的香港是在「大離散」(diaspora)的年代,要思考如何去保存自己的「集體記憶」,讓記憶不會消散。

l   什麼是香港文化?如何在流亡海外期間建構自己的主體性?

l   認同(identity)構成的方式,有很多模式:物質基礎(生理因素)、文化基礎。目前最被接受的說法就是:歷史記憶。每次都在修改舊的歷史記憶,增加新的歷史記憶。

l   現在在不同社會生活的香港人,會發展出不同的歷史記憶,並會形成群體相似性,但同時也會形成差異性。處在大離散狀態當中的人,很難形成同一的「公民宗教」。

l   即使個人做的抉擇對群體毫無改變能力,但並不代表沒有辦法真正改變結果,只是我們在有限時間內無法真正看到我們作為發揮的效用。

l   以斯帖是在自己不知道自己可以憑個人之力改變大局的前提下,憑著信心去作為。她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導致結構上出現了大轉變。

l   但以理在一群人當中,被挑選為示範者。他雖然無力改變大局、推翻巴比倫王,但他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堅持自己的價值。

l   40-55章當中談到,即使在歷史的侷限當中,在自己有限的夾縫當中,堅持自己所能做的,得到僅有的盼望。

l   推薦的影片:《慕尼黑交鋒》(https://waynesan.com/munich-the-edge-of-war/)。思考:個人是否能以一己之力,撼動歷史大局?如何在有限結構條件下,堅持原則和理念,等待時間,等待革命性時間的到來?

l   52:11 從香港離開好像是離開巴比倫,但逃亡中並沒有感受到上帝的引領。但是在台灣才慢慢定下心來,因為剛開始的時候香港的狀況世每下愈況,禮俗崩壞。以前建立起來對生命的尊重也慢慢崩壞。但感謝主來到教會得到支持才慢慢恢復盼望。

l   52:3-6 讓人感到有些絕望,是上帝決定一切

l   我們努力不一定會得到回報,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我們的社會一直相信人定勝天。但這並不排除因果論。這兩種思維是可以並存的。有時候會只有在極限的狀況中感受到這樣的心境。

l   上帝的救恩超越叢林法則,這不能相提並論。這是兩個不同的文化。

l   正是覺得沒有希望才要逃命。反而看到台灣才有希望。怎麼樣在等待的過程中保持盼望,不讓狂亂亂進自己的心,這很重要。2019年之後看到媒體被關閉心很苦。V12能夠安慰我。你們不是在逃命,是上主在領導、保護著。很重要的是內心要保持盼望。有時候政權沒有壓迫到自己,自己先打起來了。還沒找到出路之前,內心要保持穩定。可能無法看到希望的來到,但如何保存記憶,把使命傳承下來,是很重要的。

l   如何保存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有什麼獨特的價值? 殖民政權的做法就是把一切抹煞掉。我們可以保存自身的記憶、價值、文化。

l   希望的幼苗仍會在乾旱的土壤生根。

l   新出埃及的經驗跟早期不同,不是逃難回去。是慢慢地回去、可以緩慢地回去。我們如果沒有失去主體性,我們的信心仍然存在,有一天我們會能夠光明正大地回去。我們要思考建構香港主體性的元素是什麼。

l   很多香港人在抗爭運動中是第一次看到基督教會站出來,甚至願榮光歸香港也有基督教元素。

l   出埃及記中連摩西也沒有盡到迦南地,香港人也很多人並沒有期待有一天可以回到香港。在曠野中以色列做錯很多事情,因此在曠野四十年漂流。上帝的時間可能是很長的,祂的藍圖可能不是我們可以知道的。

l   處在大離散的香港人可能也很難發展出civil religion. 很多離散的香港人跟香港鄉土還是有連結的。如果是做歷史記憶的書寫,認同就會有機會延續下去。也許在絕望中我們無法看到直接的結果,但是,我們所做的抉擇仍然在因果的網路中產生作用,只是我們看不到。很多的知識分子沒有看到直接的結果的時候會認為這件事情無責任。例如以斯帖在不知道自己能夠發生作用的時候憑信心做了一件能夠影響大局的事情。

l   每一個人每天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維持每一天可能的正常生活。每個人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樣。


(第四、五題)(52135312受苦的僕人與「代贖」的信仰觀

這段經文傳達的「代贖」(atonement)信仰觀,是貫穿新約和舊約的信仰核心。在舊約的形象是「彌賽亞」,在新約的形象則是「耶穌」。「代贖」觀念強調一個在現實生活中不起眼、甚至受歧視的生命形象,承擔了整個世界的罪惡和苦楚,最終成就了上帝所要完成的美善終點。

四、在你生命歷程或見聞所及之處,是否有哪些人曾展現過這種「以個人卑微姿態、背負起世界的責任,並將整個世界往更良善方向推進」的人事物?請具體分享。

五、我們可以如何將這種「代贖」的信仰價值,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具體情境當中?

l   婦女神學會批判「代贖」的概念,完全違反正義理論。

l   民主社會,時常有政治人物,利用媒體操作,塑造自己受害者的形象,藉以博取同情。

l   凡是只要工具化了,都失去其神聖意義了。

l   「代贖」是要選替身,做完所有儀式性行為,替身會死,厄運就解除。透過此過程,讓神明或律則得到滿足。用到社會意義上,「代贖」時常被拿來說明個體應該為群體犧牲。

l   受苦的僕人的內容,都是上帝說。

l   黃文雄、鄭南榕等人,希望世界變得更好,因此發自內心主動地犧牲自我的生命或人生前途。黃文雄,〈刺蔣,打破超穩定黨國結構〉。

l   從女性神學的角度來看代贖的教義可能是需要反省的

l   政治上營造被害者的形象,容易找到一個出口或受罪的理由。凡事只要工具化、操作以後就失去神聖性了。

l   代贖的教義一直在神學中都有。例如死刑中也有一些代贖的元素。

l   代贖的教義要非常小心去運用。53章其實是在批判巴比倫的宗教系統,竟然用這樣的人來代替,猶太人才是受苦的僕人。猶太人並不是假藉他人之口來指派受苦的僕人,而是把自己看做是受苦的僕人。

l   例如刺蔣案、鄭南榕,這些人並不是被他人的意志所決定,而是自我出於有意識的決定。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以賽亞書50-51

處境查經班(以賽亞書第50、51章)
時間:2022.1.17(一)7:00pm 台北濟南教會
協調者:鍾友全/許妝莊/柯怡政
詩歌:將祢的道路指示我 
視訊:https://meet.google.com/usf-xeys-iyd?openExternalBrowser=1
聖經:以賽亞書第50、51章

50:1 上主這樣說: 
你們以為我趕走你們的母親, 
那麼,我給她的休書在哪裡呢? 
你們以為我把你們賣給債主, 
那麼,究竟是賣給哪一個呢? 
你們被賣是因你們的罪; 
你們的母親被拋棄是因你們的惡行。 

50:2 我來救援,為什麼沒有人? 
我呼召,為什麼沒有人答應? 
我軟弱不能救援嗎? 
我發令,海就乾涸; 
我使河流變成沙漠, 
使魚類因無水而死。 

50:3 我能使天變黑, 
像在為死亡的人哀哭。


上主僕人的順服

50:4 至高的上主教我該說的話, 
使我能安慰憂傷的人。 
每天清晨,他喚醒我, 
使我渴望聽他的教導。 

50:5 至高的上主使我領悟; 
我不反叛,不違背。 

50:6 我任憑人鞭打我的背, 
拔我的鬍鬚, 
吐唾沫在我臉上; 
我忍受人的侮辱。 


50:7 但他們的侮辱不能傷害我, 
因為至高的上主幫助我。 
我勇敢地忍受一切, 
知道我不至於蒙羞。 

50:8 因為上帝在我身邊,替我伸冤, 
有誰敢來控告我? 
我們一齊上法庭好啦! 
他儘管控告我! 

50:9 至高的上主要親自為我辯護; 
有誰能證明我有罪呢? 
控告我的人都要消逝, 
像破舊了的衣服被蟲吃掉。 

50:10 凡是尊重上主、 
聽從他僕人教訓的人, 
縱使走在黑暗中, 
仍將信靠上主,倚賴上帝。 

50:11 凡是謀害別人的, 
要被自己的陰謀所害。 
上主要親自決定: 
這種人一定遭殃。


安慰耶路撒冷的話

51:1 上主說: 
希望蒙救援、尋求我幫助的人哪, 
你們都要聽我的話。 
想一想你們的源頭; 
想一想你們的背景。 

51:2 想一想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 
想一想生育你們的莎拉。 
當我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 
他並沒有兒子; 
但是我賜福給他, 
使他有了無數的子孫。 

51:3 我要對耶路撒冷施憐憫, 
要安慰住在那廢墟上的人。 
我要使荒蕪的土地像伊甸園; 
我要使廢墟成為上主的花園。 
那裡必有喜樂,有歡欣, 
有讚美、感謝的歌聲。 

51:4 我的子民哪,聽吧; 
我的國啊,要留心聽: 
我要把我的法律賜給萬國; 
我的公義要帶給他們光明。 

51:5 我要立刻救援他們; 
我得勝的時候到了。 
我要親自統治萬國; 
遙遠的島嶼等著我, 
盼望我去救援它們。 

51:6 你們要仰望諸天,觀看大地。 
天要像煙雲消散, 
地要像衣服破爛; 
地上的居民也要像蒼蠅死亡。 
但是我的拯救永不停止; 
我的勝利世世長存。 


51:7 知道什麼是公正, 
心裡銘刻著我教訓的人哪, 
你們要聽我的話。 
不要怕別人的侮辱和嘲笑; 

51:8 他們會像破爛的衣服被蟲吃掉。 
但是我的拯救永不停止; 
我的勝利世世長存。 


51:9 上主啊,醒起來幫助我! 
像古時候一樣, 
用你的大能來拯救我! 
是你把海怪拉哈伯剁成碎片, 
是你刺殺了戾龍。 

51:10 是你使海洋乾涸, 
使深水變成旱地。 
你在深海中開闢大道, 
讓蒙你救贖的人通過。 

51:11 那些蒙你救贖的人要回來, 
歡欣地來到耶路撒冷, 
快樂地歌唱,大聲喊叫。 
他們要永遠歡欣快樂, 
不再憂愁悲傷。 


51:12 上主說: 
是我,是我安慰你。 
你為什麼害怕必死的人呢? 
他們不見得比花草長命。 

51:13 你忘記了造你的上主嗎? 
是誰張開天幕? 
是誰立了地的根基? 
你為什麼老是懼怕逼迫你的人, 
懼怕想毀滅你的人的怒氣呢? 
他們的怒氣並不能傷害你。 

51:14 被捆綁的人快要得自由了; 
他們將享長壽,將得飽足。 


51:15 我是上主,是你的上帝; 
我的名是上主—萬軍的統帥。 
我攪動海洋,使波浪洶湧。 

51:16 我鋪張天幕, 
立下地的根基。 
我對耶路撒冷說:你是我的子民! 
我向你傳授教誨; 
我用手保護你。


耶路撒冷的痛苦終結

51:17 耶路撒冷啊,醒起來吧! 
起來,站直吧! 
上主施懲罰的時候, 
使你喝烈怒的杯, 
你喝過後搖搖晃晃。 

51:18 在你自己的同胞中, 
沒有人領導你; 
在你自己的同胞中, 
也沒有人牽引你。 


51:19 你遭遇雙重災難: 
你的土地被戰火摧毀; 
你的人民受飢餓刀劍之害。 
沒有一個人來安慰你。 

51:20 你的同胞在街頭巷尾昏倒; 
他們像鹿掉在獵人的羅網裡。 
他們感覺到上主的忿怒, 
承受上帝的責罵。 


51:21 耶路撒冷受苦的子民哪, 
你們醉了,卻不是因酒而醉。 

51:22 至高的上主—你們的上帝為你們辯護,說: 
我要把那使你們搖晃的杯挪去, 
那是我生氣的時候給你們的杯; 
你們用不著再喝了。 

51:23 我要把這杯給壓迫你們的人, 
給那些使你們倒在街道上、 
從你們身上走過去的人。


問題討論:

一、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人、事、時、地、物…)? 

l   50:8-9:以色列人的控訴。在此情境下,似乎把範圍擴大到以色列民族之外,上帝的影響力擴及所有民族。51:4也提到「我要把我的法律賜給萬國」

l   50:1:「你們以為我把你們賣給債主」表示做這件事是錯誤的。à想要撇清關係,不是我賣的。

l   51:22提到「杯」的意象,是否有特殊意義。à國王所賜的酒,臣民必須要喝。

l   51:4說要「聽」à50:4說要聽「使我渴望聽他的教導」。關鍵字:教導。

l   51:13「他們的怒氣並不能傷害你」關鍵字:傷害。

l   50:1:拋棄人們的母親,是因為人們的罪性,並不是她刻意拋棄。只要你願意悔改,仍然可以被接納。這也是上帝的心意。


二、由501-3的描述,你認為這些猶太亡國百姓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第2節上帝說「我救援我呼召,為何不應答?」,你覺得這些亡國百姓為何不應答?504-9為第三首僕人之歌,此僕人似乎認為自己是為義受苦,想想作者為何要將僕人之歌放在這裡?以上經文,你覺得是在回答百姓什麼問題?v10-11其實是回國後增加的經文,作者以此為50章之小結論,請你了解後用自己的話再說一遍?

(第一組)

l   失去了根的子民,好像被遺棄。但可能二、三代不知道。

l   也有可能是二、三代也是離棄上帝。

l   百姓認為被拋棄是因為上帝不能保護他們,所以上帝才跟他們說,我來救援,你們沒有人呼求。

l   V4-9這時候的猶太人可能已經做了一些拜偶像、或是沾染了巴比倫的習俗。所以僕人在這裡是被侮辱、需要忍耐、最後上帝要替他們申冤。

l   可能以色列人不斷埋怨上帝,他們的罪就是埋怨,可能上主在跟他們溝通。51章就是這樣的背景,要子民回想源頭,似乎上帝在跟他們做情緒諮商。

l   50章的僕人可能是指以賽亞團體的先知。可能先知覺得被侮辱,但也因為他被侮辱也會讓他更有同理心。

(第二組)

l   聯想到「轉型正義」,有人受到委屈,公義需要被伸張,加害者必須得到處置。

l   50:1原文是說有人在黑暗中拿著火把,上主要親自處置。這顯示,猶太人內部也分許多派系,想要奪權。但上主要親自主持公道。

l   被懲罰,除了委屈之外,也同時反映了猶太教信仰的觀念:遇到不幸,是因為犯罪。à50-51一直在解構這種「人生不幸來自於犯罪」的因果論觀點。

l   「母親」代表的是:耶路撒冷、錫安。

l   50:1:「你們以為」有信仰上的反思:世人都犯了罪,必須理解自己的罪。我們當時常思想我們的源頭:亞當夏娃、撒拉。我們的認知錯誤常來自於,我們於此世被教導的錯誤觀念,我們常不會去思想源頭:我們從何而來?我們是誰?

l   其實,我們無力選擇,只能憑信心去思考我們的來源,憑信心相信:我們是神的兒女。儘管我們來自於不同文化背景,但我們有共同的源頭是上帝。

l   香港教會有些牧師沒有良好的信仰和神學觀念。有些牧師不歡迎窮人和弱勢者,說一套做一套。

l   50:4-9插入了「僕人之歌」,主要是在回答50:1-3的核心問題:上主為何拋棄他們?是因為人們的罪惡嗎?「僕人之歌」(50:4-9)和前面的提問(上主為何拋棄他們)是一種辯證的關係。提問中質疑上主拋棄是因為罪惡,但「僕人之歌」想要傳達:縱使在黑暗當中,仍然要聽從上主的教導。

l   有些人不相信上帝會「賞善罰惡」,但這裡要告訴以色列人民,不要為此不安,而要相信上帝必定會做最好的處置。


三、觀看511-8你有看出作者教育的重點嗎?有哪些重要的關鍵詞?由經文的描述,你是否有看見作者無形中使用了現代的諮商技巧,來處遇苦難中的百姓?他使用了哪些方法?而假如你是先知,你會如何鼓勵、教導絕望中的百姓?接著v 9-11的經文中出現了「拉哈伯」、「戾龍」,這是什麼東西?作者為何要編寫這段經文,有何意義?

(第一組)

l   想一想你們的源頭: 失根的人可能很困難找到意義與價值

l   救援、拯救: 上帝最後會拯救他們

l   神的公義

l   51章幫助人轉移焦點,但先知在第六節幫助人民移開焦點

l   教育的重點: 要聽先知的話、要留心聽、聽阿

l   亞伯拉罕是很早以前的事情,是要從一個被擄的群體,需要好幾代的人。這個群體必須要把過去的事情記錄下來並且流傳下來

l   如何恢復信心,就是要回想在歷史中上帝的拯救。第二、要仔細去聆聽

l   上帝應許恢復耶路撒冷成為伊甸園

l   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上帝要他們回想亞伯拉罕的信心。人民可能失根又斷根

l   因為國安法無法再討論香港的議題,所以很多香港朋友無法恢復記憶。例如71刺警事件,但因為政府不允許提這件事情,所以這件事情無法被討論、被消化、被記憶,很可能就消失了。原來可以談論事情是這麼重要。

l   也有很多人不願意聽見,因為不敢聽。例如韓國光州事件很多人不敢聽。又好像時代革命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再聽、再看。

l   國安法之後的香港也很像白色恐怖。香港人大量移民也像失根的百姓。

l   拉哈伯古蛇、海怪、埃及、帝國、國安法、獨裁者、立法局

(第二組)

l   51:2-3:使用對比的情境:荒涼被遺棄&主的介入帶來高歌的情境。

l   這裡試圖讓人們想起過去的恩典,給予他們盼望。

l   作者先提出他們知道的事情(過去的歷史),講述信仰的經歷。接著再提到未來的盼望。

l   「永社十年」會議的感觸:大家相聚不是偶然。

l   任何人都曾想過:我為何來到世界?我們應該怎麼活?人們會渴望聆聽。「若有人以為他知道什麼,他所知道的就是,他什麼都不知道。」

l   作者寫這些,帶有一些新的教導。

l   諮商技巧裡面的「認知重構」(Cognitive Reframing),幫助當事人去用新的架構理解他們的境遇。

l   諮商技巧:用旁敲側擊的方式,讓當事人理解問題在哪裡,明白什麼才是對、什麼才是錯。讓當事人自己發覺問題之所在。

l   「拉哈伯」是埃及國的別名,「戾龍」是巴比倫的別名。此處要呼喚他們對於救贖的認識。


四、觀看5112-16v12表達出Thou的關係,即人格的關係。反觀自己,假如你是身陷苦難困境的人,這段經文能否鼓舞你?又哪句話能成為你生命的亮光?為什麼?

l   布伯(Martin Buber)《我與你》(I & Thou

l   「我與你」的關係建立在:把自己和對方視為兩個人格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我與它」(I & It)之間的人和物之間的關係。

l   50章開始猶太人感覺自己被遺棄、自己是nobody,上帝安慰人—你是一個完整的人。但共產黨卻是I-IT的關係。你為何害怕必死的人呢? 他們沒有比花草還長。


五、其實5117-5216為一個完整「耶路撒冷之歌」。似乎這裡對猶太百姓苦難的原因有不一樣的描述,作者認為百姓苦難的原因是什麼?為何會有如此的轉折發展?

(第一組)

l   現在有解放軍、武警,上帝問為何要怕必死的人呢? 上帝要保護他們。現在從香港的處境會覺得誰能保護香港呢?

l   中共通過宗教統治台灣鎮瀾宮

l   中共戰機不斷擾台,會台灣人煩躁,這也是壓力。

l   恐懼是很重要的心理戰術,很容易讓人受到控制

l   喝上帝憤怒的酒杯

l   搖搖晃晃--過去是醉生夢死,現在要覺醒

l   耶路撒冷看似要喝上帝的杯,但22-23有個轉折,但其實可能他們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真的受到了外族的侵略。可能是要終結罪惡的因果論。可能是真的無故受到攻擊,但主要安慰人、為人辯護。可能跟約伯記很相似。

l   上帝的杯通常是指上帝的懲罰,雙重的懲罰是土地沒有了、人民也沒有了。587年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可能這是神的懲罰。但也可能70年之後巴比倫被波斯滅亡,這是一種預言,壓迫人的會被懲罰。

l   想一想你們的源頭、想一想亞伯拉罕、撒拉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回想,為何今天在這裡。約伯並不知道整個都是在上主的計畫中。經文告訴我們要聽,但我們也常聽到假消息,需要求上主讓我們聽到真理。

l   這杯在耶穌時代成為新的約、餵養我們。

(第二組)

l   「搖搖晃晃」應是比喻:過去在醉生夢死,然後現在清醒過來。

l   「耶路撒冷之歌」似乎在解構原先的苦難觀(苦難來自於犯罪)。51:22似乎是轉折,試圖指出:以色列經歷苦難遭遇,是來自於外族。

l   人生的聯想:有時候會認為,人生苦難來自於自己做不好。然而,這段經文給我們的安慰是:有時候苦難來自於外在,並非自己造成。但主會親自為人們申冤。

l   這裡可以對比《約伯記》撒旦和上帝之間的對話。罪惡不是來自於約伯。

l   舊約提到苦難未必來自於懲罰

l   51:19提到土地沒有了。586BC.南國猶大被滅,但先知預言,有一天巴比倫會被滅亡,以色列民族得到釋放。

l   51章開始處提到:想一想你們的源頭。今天在此不是偶然,要思考:為何我們要去想自己現在的處境?約伯從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神和撒旦在打交道所造成。

l   每個組織都有領導人,但他們的史觀是什麼?「唯物史觀」還是「唯神史觀」。兩千年前,使徒保羅就強調「唯神史觀」。「上主要親自決定和統治」。

l   「這杯」是什麼?是主和我們所立的新約。耶穌就是那聖杯,他是神。神把自己當成聖杯,和我們每個人立約。台灣同胞和香港同胞,要從奴役當中解放出來。


六、面對台灣過去被邊陲化被遺棄的歷史與目前受中國威脅的處境,假如你是先知,你覺得上帝會讓你向台灣人說什麼話?另外,也可以香港處境來設想,問同樣的問題。

l   2021.12.29是長老教會「國是聲明」50週年。五十年前1971年,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被PRC取代。那時,台灣流行一首歌「亞細亞的孤兒」,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悲觀氣氛,很多台灣人移民到美國或其他地區。後來在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後,亞細亞孤兒那個世代的人有許多回到台灣,他們意識到,台灣是一個民主的地方,是有盼望的。甚至喊出:台灣要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過去,台灣民眾會因言論而入罪,但民主自由逐漸在台灣生根。

l   1971年長老教會發表的「國是聲明」表示:這個國家並不是由誰來統治,而是需要由上帝來統治。一個國家,並非因為統治者而興盛,是人民與統治者之間的契約,其精神建立在普世的價值上。當時的教會彷彿先知一般,發表此聲明,指出一個具有「上帝國價值」的方向。

l   香港的「明道社」。

l   「你們以為」提醒我們:我們常以為自己是誰,是天使。但其實我們是神的兒女。若沒有建立在對上帝的認識,則我們什麼都不是。

l   香港人一人一句接力:

n   1842年就是清朝割讓香港島給英國,是香港的源頭。

n   香港人的安慰是:「但是我賜福給他,使他有了無數的子孫。」所有人(包括香港人)都是神的子民。「苦杯」被拿走給惡人,拿給誰?拿給中共。主有一個拯救所有人的計畫。

n   「杯」:香港人的處境彷彿上帝的苦杯。提醒我們在此情境下,不要抱怨。但也要知道:即使沒有土地,人民也四散,但上帝應許:上帝會給受壓迫者自由。我們的希望在於上帝。香港人從2018年開始,一直看不到光明,時常感到:「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但上帝給予我們很多的鼓勵。

l   2021.12.26PCT發表國是聲明50周年。當時美國跟台灣斷交,台灣成為亞細亞的孤兒,瀰漫著絕望的氣氛,中共隨時可能攻打台灣。在當時的氛圍之下很多台灣人移民到美國。台灣有幾批移民: 白色恐怖、台美斷交、教育問題。但現在很多人又回到台灣,因為這些人看到台灣有民主自由,有人性尊嚴與存在感。國是聲明中有很多的要求廢除國大代表、國會改選、建立新的國家都已經實現或正在實現中。當時的台灣也很像今日的香港國安法時代,很多發表聲明的牧長都寫遺書。五十年前能夠發表這樣的先知性行動是因為牧長認為這個國家需要有上帝國的價值。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台灣一千多萬人來決定。這些人指出了一些方向,是當時的先知性行動。但如果我們今日鬆懈了,可能拉哈伯再現。

l   你們以為我們要學習從上帝的眼光來看,我們的以為不是上帝的以為。一個不認識上帝的人不會知道自己是誰。

l   香港人也喝苦痛的杯,因為有罪。但主安慰香港,要把這苦杯拿給拉哈伯(中共)、上主要訂出一個拯救的計畫拯救香港。

l   香港人正在喝上帝的苦杯,但僕人之歌提醒要順服,不要抱怨、不要投降。雖然好像沒有土地、沒有人民,但上帝應許壓迫人的會被壓迫,而且上帝會給人自由,我們的希望在上帝。香港人覺得: 沒有最差,正有更差,但我們的希望在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