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馬可福音16@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2021.1.18
協調者:陳怡萱、黃春生
聖詩:113, 402
經文:馬可福音第16章
耶穌復活
16:1 ( 太 28:1-8 路 24:1-12 約 20:1-10 )
安息日一過,抹大拉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和撒羅米買了香料,要去抹耶穌的身體。

16:2 星期天一清早,太陽剛出來,她們就往墳地去。
16:3 在路上,她們心裏盤算著:「有誰能幫我們把墓門口的石頭滾開呢?」(因為那是一塊大石頭)。可是她們抬頭一看,石頭已經給滾開了。
16:4 併於上節
16:5 她們走進墓穴,看見一個青年坐在右邊,身上穿著白色的長袍;她們都很驚慌。
16:6 那青年說:「不用驚慌;我知道你們在找那位被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不在這裏,他已經復活了!看,這是他們安放他的地方。
16:7 你們快去告訴他的門徒,尤其是彼得,說:『他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在那裏,你們可以見到他,正像他告訴過你們的。』」
16:8 她們又驚訝又恐懼,立刻逃離墓穴,飛奔而去。她們沒有把這事告訴任何人,因為她們害怕。
16:9 •有些古卷另附下列諸段•
耶穌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

( 太 28:9-10 約 20:11-18 )
星期天早晨,耶穌復活後,首先向抹大拉馬利亞顯現(耶穌曾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

16:10 她去告訴那些跟從耶穌的人;他們正在悲傷哭泣。
16:11 他們聽見耶穌復活和馬利亞已經看見了他的這些報告,卻不相信。 
向兩個門徒顯現 


16:12 ( 路 24:13-35 )
這事以後,耶穌以另一種形像向兩個正往鄉下去的門徒顯現。

16:13 這兩個人回來告訴其他的門徒,他們還是不相信。 
向十一使徒顯現 


16:14 ( 太 28:16-20 路 24:36-49 約 20:19-23 徒 1:6-8 )
最後,耶穌向正在吃飯的十一使徒顯現。他責備他們;因為他們既缺少信心又頑固,不信他復活後看見過他的人所報告的。

16:15 他對他們說:「你們要到世界各地去,向全人類傳福音。
16:16 信而接受洗禮的,必然得救;不信的,要被定罪。
16:17 信的人有行這些神蹟的能力:他們會奉我的名趕鬼,說新的靈語,
16:18 用手拿蛇,喝了有毒的東西也不受傷害,按手在病人身上,病就好了。」

耶穌被接升天

16:19 ( 路 24:50-53 徒 1:9-11 )主耶穌向他們說了這些話後,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邊。
16:20 門徒出去,到處傳福音;主與他們同工,藉著所行的神蹟,證明他們所傳的道是真實的。〕 •另有古卷有下列結語• [9 那些婦女去見彼得和他的朋友,把所聽到的都向他們報告。10 事後,耶穌親自差遣他的門徒,從東到西,傳佈那神聖、不朽、使人獲得永恆拯救的信息。]

討論問題 (前一小時分組討論,後一小時合組討論)

觀察 See
1. 在這段經文中您觀察或感受到什麼?(場景、語氣、字詞、圖像…等)





判斷 Judge
2. 許多聖經學者懷疑馬可福音16章9-20節不是原本馬可福音的文獻,因為最早的抄本裡並沒有這段經文。如果,以馬可福音16:8作為結論,作者要表達出什麼呢?





3. 在這一章裡,有幾組見證人去告訴門徒耶穌已經復活?門徒為何不信?在馬可福音16章9-20節的「補述」裡,為何強調耶穌責備門徒缺少信心,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發生什麼事?當時的處境如何?
「最後,耶穌向正在吃飯的十一個門徒顯現。他責備他們;因為他們既缺少信心,又頑固不信他復活後看見過他的人所報告的。」(16:14)





4. 您對於16:17-18的「神蹟奇事」有何看法?編輯者為何要有這樣的圓滿大結局的「補述」?





行動 Act
5. 第一段(16:1-8)、第二段(16:9-20),若代表二個結論。這二個結論對當時處境提出什麼挑戰?對今日的耶穌跟隨者,又有何警惕?





6.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如何向別人展現我們對耶穌的信心?在疑惑的時候,如何將人指向上帝的愛、保護和拯救?我們可以如何實踐「你們要到世界各地去,向全人類傳福音。」(馬可福音16:15)?

處境查經班20210118

成員:春生、友全、易宏、紹綱、丁貴、世鴻、迪安、擎天、貫倫、哲道、毓婷、憲宏、怡政、浩然、嫦美、麗禾、Savi、小孟、叔安、斌洲、胤安、軒豪、偉聯

 

第一題

l   耶穌復活後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

l   當時的門徒都不相信女性的話,因當時的女性連在法庭上作證都無法

l   V18有很多牧者按照字面意義去做

l   V17 信的人有神蹟的能力

l   V12耶穌以另一種形象顯現

l   第八節以後都是多的敘事

 

第二題

l   女性門徒嚇得沒有跟任何人講

l   如果真的沒講那麼這個作者怎麼會知道

l   1-8, 9-11 有不同的敘事

l   V8的結論表達出女性門徒最原始的心情

l   V7你們快去告訴門徒,尤其是彼得 (三次不認主)。馬可福音在強調有一個彼得是關鍵,在這裡沒有揭露。

l   作者要表達門徒非常害怕以至於消息沒有傳出去

l   同樣是馬可福音但是可能編輯的時間不同

l   馬可福音短結尾表達出人性停留在那一刻驚嚇這也是在問我們,讀完馬可福音,我們是否也驚嚇到?

l   好像兩個謎底揭曉的感覺

l   新約學者認為長結尾是後來加上去的。作者會認為這樣門徒是否太窩囊了。可是我們從頭讀到尾,馬可福音書中的門徒是遲鈍的。但是後來福音還是廣傳。表示耶穌用人超過我們想像。對那些比較軟弱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安慰。

l   長結尾是教會傳統;短結尾是作者傳統

l   劇場呈現馬可福音的結尾婦女嚇到不敢講,作者是要把這位未完成的任務交託給讀者。馬可福音常常有立刻,強調一種急迫性。但是最後門徒都嚇到不敢講。

l   早期作者可能認為不需要寫太多,因為大家都有聽聞福音的消息。

l   短結尾是一種開放性結局。讓大家覺得然後呢? What happened? 然後作者就可以再講另一個故事就會有福音續集。

l   腦補結局婦女自行對話被門徒聽見

l   可能當時如果讓人知道婦女告訴誰可能門徒有危險,所以作者這樣寫。但是如果婦女門徒沒有告訴任何人,怎麼會有後面的故事?

l   當時婦女可能保持沉默一段時間沒有說,但是後來還是說出去了。這也是很有可能的。

l   過去讀馬可福音感受最深的是15:34 上帝祢為何離棄我以文學角度來看是很深刻的。這是介於全知觀點與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如果寫到第八節,作者認為已經寫完了。如果我們反推回去看作者的表達。信仰一直在遇到挫折、逆流、反挫,這是信仰。包括耶穌也曾經詢問門徒這個杯你們能夠喝嗎因此短版小說結束在第八節是最戲劇化的表現。這個結局是很震撼人心的。

 

第三題、第四題

l   我認為耶穌復活是否是肉體性的對我不重要。祂的復活能夠透過門徒宣揚給全世界的人聽,並且願意追隨耶穌,這就是耶穌復活最重要的意義。

l   我認為V18是一種比喻性的講法,無法從字面上去理解這樣的教導。

l   耶穌差遣門徒去傳道,他願意賞賜這樣的能力。但如果神蹟奇事是一種試探就失去意義。我們不用去假造神蹟但也不用去否定神蹟。

l   神蹟可能有不同層次的意義。例如台灣的防疫會這麼成功,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神蹟。

l   如果過度強調神蹟會變成個人如果沒有神蹟就是缺乏信心,我認為這會造成困擾。

l   神蹟奇事在我們每個人的處境中,我們的理解都不一樣。馬可福音後段的敘述是在使徒行傳中都有記載的。教會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遇到很多問題。當時可能有本土宗教並且有神蹟奇事,所以基督教必須也要展現神蹟奇事來表達神的超越性。因此教會傳統必須要解釋這一些。

l   我本身是科學訓練出來的。我覺得我對科學很了解,對於大腦很有研究。並且喜歡宇宙的知識。我看完這些書,我想宇宙如何開始的生命如何開始的人的大腦如何這麼聰明我們又如何知道自己那麼聰明我對於神蹟的看法人的智慧無法完全理解神的事情。有些人活在二維世界覺得自己被困住,但其實我們是活在四維的空間。如果多一維我們可能會覺得為何困住。我們最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我在神蹟方面保持不知。這樣我就得到救贖。有神蹟奇事會增加很多意識流的衝擊。

l   V15耶穌說要我們去世界各地傳福音信的人要得救,不信的人要被定罪。我其實不懂傳福音對於道教徒、佛教徒的意義。

l   上帝的觀念是跨越宗教的。每個宗教對上帝有不同的詮釋。這裡講不信的人會被定罪這裡不是說要被關起來。一旦脫離對上帝的信仰,心靈會被綑綁。例如一貫道也講他們的老母娘就是上帝。但是我們的經典讀起來上帝的形象是男性的。好的宗教是讓人跟上帝越來越親近。不好的宗教就是裝神弄鬼。

l   宗教有不同的層次。例如一貫道比較接近舊約律法的觀念。人類透過宗教想要認識上帝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我認為基督教的發展層次是比較高的,是比較與時俱進的。

l   V15的問題是否一定要幫人改宗?馬可福音長結尾可能是初代教會要門徒去傳福音。可能是要強化基督徒的使命感。拉丁美洲的福音也融合本土的宗教元素。我們是智人的後代,所以能夠創造意義。只有人能夠相信虛構的東西並且變成完完全全可以相信的東西。所以我把神蹟看成是宗教信仰中強大的功能用來凝聚信徒的。

l   關於傳福音的問題,我們到底認為福音是甚麼有很多不同的拯救論、關於天堂與地獄、永恆意識等。幫助人脫離苦難的生活也是一種傳福音。我們不需要給人壓力,他們自己也會去找答案。我們的責任就是去分享我們知道的。

 

第五題、第六題

l   第一段我看到很特別的尤其是對彼得說他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這個傳統是要學生要再回去加利利。第二段是要門徒去普天下傳福音。第一段的傳福音與第二段的傳福音就不同了。第一段是回到耶穌剛出來傳福音的地點。第二段就是教會傳統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要去思考我們要傳甚麼樣的福音是要傳耶穌要傳的福音或者是教會傳統要我們傳的福音?

l   傳福音是要去對抗帶來死亡的力量,如我我們不加入帶來生命的力量,我們就會變成帶來死亡的結構的共犯性結構,就會被定罪。神蹟奇事就是能夠打破結構性的超越力量,因此我接受超自然與社會性的神蹟奇事兩種解釋。

l   第一段是要回到原來的地方集結,並且耶穌吩咐要彼得帶領大家。到了第二段,門徒有回去並且回到加利利在等候耶穌,但他們可能也不夠相信耶穌會再來。可能人要經歷失去才會發現人不知道的,或者才會想起耶穌過去所教導的。也許門徒需要這樣的時刻才會發現耶穌復活在自己的心裡。如同鄭南榕也必須要死才會讓後人去紀念他說過的話。

l   第一段是真實法第二段是方便法。第二段會讓人受限,第一段比較有很多的想像空間。馬可福音是要表達人性的軟弱,門徒跟著耶穌會有能力但是如果沒有耶穌就作鳥獸散。第二段讀到後來就是萬事預備好,神必與人同行。人要傳福音,去就好。

l   相信真正的意義忠信faith中央標準音、不失真。

l   16章的第一個結尾我很喜歡。我對於智人的討論、宗教演化中的殖民主義感到不安。我們得出基督教的演化比較完整感到有些不安。但十六章的短結尾比較有意思的是,這群人也沒有見到耶穌復活,到底他們要傳甚麼也沒有講清楚。其實我們似乎遇到了上帝,或者是上帝的一種神祕顯現,但是我們似乎被震懾住了。我們覺得恐懼覺得驚訝。馬可福音書的作者好像想要表達信仰是這樣的。我們對於自然與超自然的討論也是很受局限的。我們只把自己可以理解的當作自然,不理解的當作超自然。我覺得馬可福音的短結尾是作者原初要表達的被某一種顯現驚訝。這群人遇到這種顯現,但好像這群人也說不出到底是甚麼,所以也無法告訴任何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