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馬可福音6@台北濟南教會

處境查經班(馬可福音第6章)
〔前1小時分組討論,後1小時全組分享〕
時間:2020年11月9日(一)7:00pm   協調者:鍾友全/柯怡政
聖詩:83 耶穌基督聽候
馬可福音6:1-56

拿撒勒人厭棄耶穌

6:1 ( 太 13:53-58 路 4:16-30 )
耶穌離開那地方,回到自己的家鄉;他的門徒也跟他一起來。

6:2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裏教導人。許多人聽見他的話都很驚訝,說:「這個人從哪裏得到這本領呢?誰給他這種智慧呢?他居然還能夠行神蹟!
6:3 他豈不是一個木匠?他不就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瑟猶大,和西門的哥哥嗎?他的妹妹們不是都住在我們這裏嗎?」於是他們厭棄他。
6:4 耶穌對他們說:「先知在本鄉、本族、本家外都受人尊重。」
6:5 因此,他在自己的家鄉沒有行甚麼神蹟,只是給一些病人按手,治好他們。
6:6 對於這些人的不信,他非常詫異。 
耶穌派遣十二使徒 

6:7 ( 太 10:5-15 路 9:1-6 )
他召集十二使徒,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他賜給他們驅逐污靈的權柄,

6:8 同時吩咐他們說:「在旅途上除了一根手杖,甚麼東西都不用帶;不帶食物,不帶旅行袋,口袋裏也不帶錢,
6:9 只穿一雙鞋子,也不需要兩件內衣。」
6:10 他又對他們說:「當你們到了一個地方,哪一家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那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
6:11 無論到甚麼地方,如果當地的人不接待你們,也不聽你們的話,你們就離開那地方,把腳上的塵土也跺掉,表示對他們的警告。」
6:12 他們就出去傳道,勸人悔改。
6:13 他們又趕走許多鬼,用油塗抹許多病人,治好了他們的疾病。 
施洗者約翰的死 

6:14 ( 太 14:1-12 路 9:7-9 )
關於耶穌的一切事希律王都聽到了,因為耶穌的名聲傳遍各地方。有人說:「他是施洗者約翰復活了,所以具有行神蹟的能力。」

6:15 有人說:「他是以利亞。」 也有人說:「他是個先知,像古時的先知之一。」
6:16 希律聽見了這些話,卻說:「他是那個被我砍了頭的施洗者約翰,他復活了!」
6:17 希律曾下令逮捕約翰,把他綁起來,關在監獄裏。希律這樣做是為了討好希羅底,因為希律娶了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
6:18 約翰屢次指責他:「你佔了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對的!」
6:19 因此希羅底約翰懷恨在心,想要殺他,可是不能如願。
6:20 希律約翰,知道他是一個正直聖潔的人,要保護他。希律每次聽了約翰的講論,都非常不安,不過他仍然喜歡聽他談論。
6:21 希羅底所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希律生日的那一天,他舉行宴會招待政府的顯要、文武官員,和加利利民間的領袖。
6:22 席間,希羅底的女兒(「希羅底的女兒」另有些古卷作「他的女兒希羅底」。)出來跳舞;希律和賓客都賞心悅目。於是王對她說:「無論你向我求甚麼,我都給你。」
6:23 接著他又發誓:「無論你求甚麼,就是我江山的一半,我也給你!」
6:24 那女孩子出去問她的母親:「我應該求甚麼呢?」 她的母親回答:「施洗者約翰的頭。」
6:25 女孩子立刻回來見王,請求說:「求王立刻把施洗者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裏,給我!」
6:26 王聽見這個請求,非常苦惱;可是他已經在賓客面前發誓,不願意拒絕女孩子的請求。
6:27 於是他立刻命令侍衛去拿約翰的頭來。侍衛出去,到監獄裏,斬下約翰的頭,
6:28 放在盤子裏,帶回給希羅底的女兒;女兒拿去交給母親。
6:29 約翰的門徒聽見這消息,就來把約翰的屍體領走,葬在墳墓裏。 
耶穌使五千人吃飽 

6:30 ( 太 14:13-21 路 9:10-17 約 6:1-14 )
使徒們回來見耶穌,把他們所做所傳的一切都向他報告。

6:31 因為來來往往的人太多,耶穌和門徒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所以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來,跟我私下到偏僻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
6:32 於是他們坐船出發,悄悄地到偏僻的地方去。
6:33 可是,好些人看見他們離開,立刻認出他們。群眾就從各城鎮出來,爭先恐後地趕路,比耶穌和門徒先到了那地方。
6:34 耶穌一登岸,看見這一大群人,動了惻隱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群。他開始教導他們許多事。
6:35 傍晚的時候,門徒來見他,對他說:「天晚了,這裏又是偏僻的地方,
6:36 請叫大家散開,讓他們自己到附近村莊買食物吃。」
6:37 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 他們問:「你要我們去買兩百塊銀子的餅來給他們吃嗎?」
6:38 耶穌對他們說:「去看看你們一共有多少個餅?」 他們查過後說:「五個餅和兩條魚。」
6:39 耶穌吩咐門徒叫群眾一組一組地坐在青草地上。
6:40 大家坐下來,有一百個人一組的,有五十個人一組的。
6:41 耶穌拿起五個餅和兩條魚,舉目望天,感謝上帝,然後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就分給大家。同樣,他把兩條魚也分了。
6:42 大家都吃,而且都吃飽了。
6:43 門徒把剩下的餅和魚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6:44 吃飽的人數,男人就有五千。 
耶穌在水上行走 

6:45 ( 太 14:22-33 約 6:16-21 )
這事以後,耶穌立刻催他的門徒上船,先到對岸的伯賽大去,等他遣散群眾。

6:46 他送走了他們就上山禱告。
6:47 傍晚時分,船已經開到湖中,耶穌還自己一個人留在岸上。
6:48 他看見門徒搖船非常辛苦,因為船逆著風走。天快亮的時候,耶穌在湖上朝著他們走來,想要從他們旁邊走過去( 「想要從他們旁邊走過去」或譯「想要加入他們」。)。
6:49 他們看見他在水上走,以為是鬼魂,就都驚喊起來;
6:50 因為他們看見他,都非常驚慌。 耶穌立刻對他們說:「放心吧,是我,不要怕!」
6:51 於是他上了船,和他們在一起,風就停了。他們又驚奇又困惑,
6:52 因為還沒有了解分餅這件事的意義;他們的思想遲鈍。 
治好革尼撒勒病人 

6:53 ( 太 14:34-36 )
他們渡過了湖,在革尼撒勒靠岸,把船拴好。

6:54 他們一從船上出來,群眾立刻認出耶穌。
6:55 於是他們走遍那地方,聽到耶穌在哪裏,就把患病的人用褥子抬到他那裏。
6:56 耶穌無論到鄉下,到城裏,或是到村莊去,群眾都把病人放在街市上,要求耶穌讓病人僅僅摸一摸他外袍的衣角;所有摸著的人都得醫治。

成員怡政、斌洲、Paul、吳崢、任浩、俐穎、嫦美、Savi、小孟、叔安、春生、友全、Andy、丁貴、迪安、世鴻、擎天、浩然、乃欣、登亦、軒豪、立恩

問題討論:

一、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人、事、時、地、物…)? 

「希律」:希律安提帕、大希律的兒子( 太 2:1 )。西元前四年到西元39年管轄加利利和比利亞,耶穌稱他是「狐狸」(路 13:32 )。
大希律 (編註:耶穌誕生時巴勒斯坦地的統治者,殺害伯利恒附近兩歲以下嬰孩者) 的兒子,被稱為希律安提帕,「四分之一的王」意思是指,他是只統治四分之一國土的王。

希律安提帕去羅馬拜訪他的兄弟腓力時,愛上了腓力的妻子希羅底,並且誘騙她離開丈夫,一起回去成為他的妻子,為了這事他與妻子彼特拉王的女兒亞瑞塔離婚,於是希羅底成了他的妻子。

希律安提帕:害怕希羅底、害怕約翰、害怕賓客,自信心低落

A.神蹟不少
B.把頭放在盤子上的敘述滿恐怖的。
C.希羅底和她女兒很妙,在這樣的環境下,說殺人就殺人。
D.37節,他們在嗆自己的老師。買200塊銀子的麵包。
E.看來他們還滿平等的。「退修會」
F.耶穌是個不喜歡愛現的人,尤其是5000人吃飽的這個神蹟,真的看到民眾有需要。他走在水上,也是在體諒門徒,他選擇走過去。
G.第6節,他看起來像是非常平凡的人。
E.他沒有很愛現從第5節也看得出來。
F.第5節看到俗人的嫉妒。以人廢言。
G.這樣的現象也滿正常的。
H.也可能是看到熟人。
I.牧會也是,我們牧者也是盡量不要回去自己的牧會。
J.我推測,這樣現象是因為當時的人看事情是以社會階級。從以前到現在社會氛圍有一個共同點。
K.講到階級,他回去本鄉,但他僅是一個木匠的兒子,他不可能
L.他爸媽應該是最震撼的,因為到了30歲突然間會行神蹟。我們最近查經看到次經裡面寫說,耶穌小時候幫他爸爸行神蹟,把太短的床變長。
M.我想問耶穌之前,還有其他人能行神蹟嗎?摩西、先知。
N.耶穌之前的先知,感覺是透過上帝發功。
O.所以以前的先知,比較多是說話,而不是治病。
P.我覺得分餅這件事的意義:不是針對耶穌,而是針對門徒,在偏僻的地方哪裡買得到餅。
Q.約翰指責的是希律,但為什麼是希羅底很生氣。
R.希律可能是小王,其實希律有可能接受約翰所批評的,但希羅底不能。
S.我想這個處境就是主禱文裡面說:遠離誘惑。希律應該也想說,這件事快點結束,不要再說了。
T.希律是個死愛面子的人,僅因為他對賓客許了誓言。

l   船逆風走

l   耶穌出道不久即群聚上萬人

l   耶穌被人摸衣角

l   民意代表很像耶穌,但是耶穌和門徒想休息卻被認出

l   女孩立刻問母親、希律王立刻命令、群眾立刻認出耶穌相較於門徒的遲鈍

l   五餅二魚的意義可以對應第八章的敘述

l   五餅二魚可以代表打破經濟困乏的恐懼,帝國控制人的機制也包括對於經濟民生的控制

l   五餅二魚的奇蹟也代表預言彌賽亞的身分能夠拯救

l   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有三種反應施洗約翰復活(當權者的不安)、以利亞(猶太錫安主義者)、先知(彌賽亞的期盼者)

l   有兩個經濟的論述耶穌差遣門徒不用帶太多東西、五餅二魚的分享奇蹟


二、本章經文中提到拿撒勒鄉親以見識到耶穌的智慧與話語能力,但為何不接納他?耶穌似乎也明白鄉親如此的心理狀態,你覺得這是什麼心理?請說說看,是如何形成的?台灣人有如此心裡嗎?

2-1就靈恩醫治特會而言,你知道有那些靈恩牧師?他們都來自何處?

耶穌突然間變得「不可思議」
既得觀念
A.今日已非吳下阿蒙。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反應。
B.以前的人資訊很單純,但現在突然冒出一個耶穌。
C.靈恩醫治是有些教派強調這一點「超自然」、「醫療」。他們的根據多是出於耶穌醫病的章節。
D.靈恩牧師會說「斬斷」,跟台灣民俗信仰「斬桃花」很像。
E.就跟鑽轎底一樣、孔廟祭孔的時候拔牛毛說是「智慧毛」。
F.從比較科學的角度是可以理解,像是鬼壓床很多是心理因素。就像是安慰劑。
G.是不是我們應該去尊重不同的東西存在。
E.也有人指信神蹟。如果你一直去偏向神蹟,會變成迷信。知情意行,理性、感性、意志、行動。太過感性會走向迷信。
F.迷信:試圖用自己去操控信仰
G.我覺得是人的生命狀態處境不同,像是有人需要敬拜讚美的時候,也真的得到安慰。有些人不需要上帝做一個特別的動作,有些人需要。
 會友有很多生命樣態的需求,可能他需要軟性的。有的人會需要找到諾雅方舟那條船,他會需要求證。我們教會只能承認人的有限,
 如果我看到神蹟,是因為上帝要讓我這個軟弱的人看見祂。
H.09年我裝心臟支架,現在已經11年,這些增加的生命,都是上帝恩賜的啦。上帝留我應該是要我做一些事情,做對做錯就交給上帝安排。
I.很多可能發生或是不發生的事情,都是神蹟。
J.中國人宿命觀,一切都是前生注定的。
 好像很多東西都有巧妙的銜接。生命的過程講起來也是滿神奇的,雖然沒有像這一章寫的這樣

l   人會看外在的社會地位來評斷人,耶穌不被接受是跟權力有關係的

l   有種相對剝奪感如果是一個比自己更狠更強的威權者,反而會去服從他,如果是地位相近的人反而不受尊敬。例如台灣的選舉也有這樣的現象,在地深耕很久的議員反而選不上,反而空降部隊比較容易選上。

l   學術界也有這種現象,本土博比起洋博士就比較不被看重

l   這是由於階級意識,由於耶穌的父親與耶穌都是工匠出生,所以人用階級去衡量看待一個人。我們必須要從人的內容去判斷而不是從人的階級

l   2-1 靈恩牧師康希牧師 (階級、外表、教會背後的結構),想到康希牧師的盛況與落馬的狀況。台灣人很多也跟耶穌時代的拿撒勒人一樣。

l   近廟欺神人性熟悉的事物會容易輕蔑、不在尊重其神聖性


三、耶穌差派門徒兩兩成行去宣揚上帝國,由7-13節的敘述中,耶穌有何特別的吩咐?這些教導對我們現在從事政治與社會運動者有何啟示?

夥伴:
共同的目標
二個人走在一起不一定是團隊,心在一起才是團隊。

A.有伴很重要。

B.兩個人互相學鼓勵。我們在追求信仰的過程裡面一定要有同伴,效果比較好。在街頭也是這樣。因為人總是有軟弱的時候。

C.很多人會去挖苦,所以傳福音就是什麼東西都不要帶。我的理解是說,不是什麼東西都不帶,如果需要做什麼事工,那些物資也是之前的人的留給我們的。

D.一般人知道他們是耶穌的門徒嗎?

E.傳統的解讀就是耶穌都已經安排好了,所以什麼都不用帶。

l   V11上帝給人自由,讓人自由去選擇,不會強加在人身上。如果人拒絕就離開。

l   V11使人改變的是上帝,而不是自己的責任。

l   選舉的時候要到處去跟人握手,演講也只有兩三隻小貓來聽,行程排滿滿,但是可能無法決定選民就一定會接受。成不成要看局勢。

l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相信的東西很相信,又會想要推薦給別人,對於不聽的意見就會要強硬到底,直到對方改變。

l   馬太與路加福音中連手杖都不能拿。可能要放棄武力是嗎?

l   耶穌看見的是門徒,但是人看見的是稅吏與漁夫。

l   一根手杖可能代表權柄 

四、本章第14-29節插入施洗約翰的死,你覺得作者的目的為何?假如你是心理諮商者,試分析以下人物的心理狀態:希律王的心理(風聞耶穌事跡,竟說「被我砍頭的約翰復活了」)?施洗約翰的心理(指責希律娶希羅底)?希羅底的心理(怨恨約翰,等良機)?舞者莎樂美的心理?


莎樂美(Salome)的故事源自聖經,已被很多人改寫,最著名的是愛爾蘭劇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的作品。
莎樂美是一位猶太公主,她的繼父是希律王,母親是希羅底(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
希律王殺害兄長,私通莎樂美之母希羅底王后,並覬覦莎樂美的美色。約翰曾對希律說:「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於是希羅底懷恨他,想要殺他,只是不能;希律也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
公主莎樂美在一次宴會上因厭倦眾人垂涎她的美貌,出來閒晃,她聽到被囚禁的先知施洗者約翰的聲音,於是就命令兵士將約翰架到她面前,莎樂美瘋狂迷戀上約翰,對約翰使出所有誘惑挑逗的本事,但沒想到約翰不領情,對約翰的愛被遭到拒絕後,莎樂美頓時覺得自已倍受羞辱,因愛生恨,慾望與毀滅的性格支配了莎樂美,便起誓要親吻到他的嘴唇。

l   施洗約翰的死亡在馬可福音是插入的敘事

l   拜登的硬碟門有類似的情節

l   希律王願意將江山一半都給希羅底的女兒

l   希羅底遇到良機,機不可失,讓女兒跳舞,當時的舞一定是非常好看,能夠得到獎勵。結果讓希律一言既出肆馬難追。

l   這個故事有三個角色希律、希羅底、莎樂美。希律完全是被母女倆人操弄的魁儡。希律知道施洗約翰是個正直人,但是一個男人在眾人面前誇下海口,就無法收回自己的話。當莎樂美問希羅底的時候,希律無法推諉。希律可能有愧疚感。

l   這可能是一場精心的策畫

l   知根知底當一個人暗中所說的事情被曝光時內心還是很有恐懼感

l   希律可能是一個會做錯事的好人,但沒有去悔改。因此有風吹草動的時候就以為施洗約翰復活了。

l   在馬太福音,關於希律王的敘述就很不一樣。

全組討論

l   福音書在凸顯人性的問題並能夠解決之。

l   希律王是可以分好跟壞的,但是不勇敢。不敢聽從約翰的話,可能會影響他的舒適生活。他不想傷害約翰卻又不敢跟從他。社會上有很多人是沒有勇氣去跟從心理的價值的。我們要看的是一個人是否能夠分辨善惡我們要給他甚麼壓力對於這王,面子也很重要。但是希律王內心卻有罪惡感的。

l   希律王是被殖民者的一個省長。

l   希律王是一個最邪惡的王,比希羅底還要邪惡。這故事很像比干捧心的故事。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可能有某些偏見,例如講到阿扁可能會認為都是他妻子害了他。但是這件事情希律王是有主動權。一方面他意識到這樣是不對的,但他卻把這樣的罪惡推給希羅底。漢娜鄂蘭在《平庸的邪惡》認為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是邪惡的,那才是最邪惡的。

l   希律王根本就是逮到一個機會,與其女兒共謀來害死施洗約翰。壞人都是妲己,都不是紂王。上演猶太珍繯傳。希羅底的女兒也很邪惡,成了邪惡的傳聲筒。

l   有些人沒有自己的主張,都要聽別人的。為何會這樣如果不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如何恢復人性?

l   希律明明知道他可以不要去作但仍然去做。阿根廷的骯髒戰爭中,把左翼思想分子的小孩消失掉了幾萬人。其中涉及一個高階的司法官員,當問及這段歷史時,推諉責任給上級。這是轉型正義中一個重要的議題,到底中階的官員是否有責任。我們人常常落井下石,明明可以選擇不要,但是卻推卸責任,但希律王真的是比我們想像得更壞。

l   這裡似乎提到每個人都不敢做真正的自己,不時自己的那種人。

l   這裡有點在暗示被殖民者的心理狀態。

l   這裡沒有描述希羅底被娶的過程所以我們只能腦補希羅底的心理。

l   希律王可能是個自尊心很低落的人,他把約翰關在監獄裡面是為了討好希羅底,來維繫兩人的感情。希律怕約翰,他害怕身邊會失去一個說真話的人。希律王也害怕在大眾面前失去面子。

l   希羅底可能不是猶太人,可能不知道猶太人的律法。可能因此怨恨施洗約翰在心。

l   希律喜歡聽約翰談論,他不安卻又愛聽。

l   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洞穴比喻希律可能被施洗約翰觸發,但是又沒有勇氣去做這些事情,又縮回自己的洞穴中。

l   用性別的方向來思考如果當時王想要誰的妻子誰也無法擋,約翰就指責希律佔了兄弟的妻子。希羅底成了希律的妻子可能也非其所願。成了這件事情,約翰屢次指責,希羅底也被指責,也是無辜的。雖然約翰沒有直接指責希羅底,但是希羅底被波及,也被要求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希望對約翰表達不滿的意見。但是記載敘事的人把邪惡放在女性的身上可能是對女性不公平的。希羅底可能是中間人,人性的弔詭其實是關係中的錯綜複雜的產物。

l   希羅底的角色其實第一階段是受害者。約翰者則加害者。但是希羅底反過來要保護加害者。希羅底的行為比較像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l   希羅底真的是被害者嗎?

l   希羅底的形象好像是個女強人的角色。

l   希羅底可能想要保護自己,因為如果希律聽了施洗約翰的建言可能會很為難。

l   這裡的記載是希律想要討好希羅底。到底是否記載的人的觀點是男性還是因為希羅底真正的個性。這裡的紀載可能是模糊的。

l   敘事中有隱藏的訊息,如果去腦補也是必要的。從客觀的背景來看,女性在當時是沒有決定權的。如果往這個方向去推敲也是正確的。但是到底希羅底有多少責任是可以商榷的。

l   這裡的重點反而是約翰復活約翰復活變成耶穌。這是當代社會理解復活的觀念。只要一個人死了,他的精神被另一個人取代,這就是現代社會詮釋復活的意義。

l   可是一個人沒有頭了怎麼能夠復活呢很像麵包超人的概念。



五、起初耶穌似乎想避開人多的場合,後來形勢比人強群眾聚集無法擋,而這五千人吃飽的故事給你什麼樣的啟示?2000年前威權肅殺時期,耶穌如何示範群眾運動的散場?就這個故事的啟示,假使你要發起一個群眾運動,你會如何開始?何時結束?如何結束?

l   吃飽散場大家領便當

l   發起運動必須要懂得散場,讓整個運動的氣勢不會散掉。例如喬瑟芬最近批判台灣韓粉化的台派跑去出征AIT,但是這些人被動員起來、情緒很高,這些人的失控行為是需要承擔責任。這樣的氛圍並不好。

l   不認同喬瑟芬的批判。因為有統派有很多抹黑民進黨的網軍,為了要抗爭這些抹黑的言論。不能畫上等號。

l   如果有影響力的人言行要負責任。

l   每個人各有各的故事。我們不要把耶穌的故事認為事不關己。應該要把耶穌的故事納入每個人的生命當中。耶穌的神蹟故事一定要在我們的生命中發生作用。

l   耶穌給我們示範的是人怎麼帶出去,就要怎麼帶回來。

l   任何群眾運動本來就不可能絕對怎樣怎樣。

l   總指揮沒有先走。一直到群眾散到他才離開。耶穌也很希望這些群眾可以聚集能夠吃飯,耶穌的行動引出相互的團契關係。當時的情況是威權中的威權,是很緊張的。耶穌沒有先行離開,耶穌讓門徒先坐船,遣散群眾之後讓他們離開。

l   共觀福音跟約翰福音中對耶穌的角度也不同,我們要跟上帝的話可以摔角。我們要在當代的處境、人性的軟弱中領受上主的話語跟亮光,並且認真做出反省。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人性的軟弱,可以面對團體中互相內鬥的處境。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別人是自己投射出來不喜歡的部分,有自己不接納的部分,如果心理分化成功的話,我們會能夠欣賞別人的不同。被殖民者的心理狀態也需要去面對。

 

 

黃春生牧師報告

l   介紹新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