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處境查經班第119次
觀看—判斷—行動 (See-Judge-Act)
時間:2020年8月1日(禮拜六) 14:00
聖詩:22首 主上帝正手
協調人:榮輝/信儀 領詩:哲道 記錄:信儀
組員:榮輝 信儀 哲道 珍珍 勁溥
路得記 第4章 【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波阿斯娶路得
4:1 波阿斯到了城門口公眾集合的地方,坐在那裏。不久,波阿斯所說的那位以利米勒的至親從那裏經過,波阿斯就喊他的名字說:「請過來這裏坐!」他就過來坐下。
4:2 波阿斯又請來城裏的十位地方長老,也叫他們在那裏坐下。大家都坐定了,
4:3 他對那個至親說:「拿娥美從摩押回來了,她要賣我們親族以利米勒的那塊地;
4:4 我想你應該知道這件事。如果你要買回,當著在座的長老們面前買;如果不要,請說清楚,因為你有優先權,然後才輪到我。」
那個人說:「我要買回。」
4:5 波阿斯說:「好吧,如果你向拿娥美買那塊地,你也應該娶( 「娶」:希伯來文為「買」。)那位摩押的寡婦路得;這樣,那塊地才會保留在已故的人名下。」
4:6 那個人回答:「這樣的話,我放棄買回這塊地的權利;就是我買了,我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繼承。你買吧,我不買了。」
4:7 那個時候,以色列人買賣財產有一種慣例:就是賣方要脫下鞋子給買方。他們用這種方法表示買賣已經成交。
4:8 所以,當那個人對波阿斯說:「你買吧!」他就脫下自己的鞋子給波阿斯( 「給波阿斯」是根據一古譯本,希伯來文沒有這幾個字。)。
4:9 波阿斯對那些長老和所有在場的人說:「今天你們都是證人;我已經向拿娥美買了以利米勒和他兒子基連、瑪倫所有的家產。
4:10 除此以外,瑪倫的遺孀─摩押人路得也成為我的妻子。這樣,所有的產業就可以保留在已故的人名下,並且,他家族的名也將繼續存留在本鄉和本族中。今天,你們都是這事的證人。」
4:11 長老們和其他的人都說:「是的,我們是證人。願上主使你的妻子生養眾多,像蕾潔和麗亞給雅各生很多子女。願你在以法他族中富有,在伯利恆有聲望。
4:12 願上主藉這年輕的女子給你後代,使你的家像猶大跟塔瑪生的兒子─法勒斯的家一樣昌盛。」
波阿斯和他的後代
4:13 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上主賜福給她,她就懷孕,生了一個兒子。
4:14 城裏的婦女們對拿娥美說:「讚美上主!他今天給了你一個至親來照顧你。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有聲望。
4:15 你的媳婦愛你;她為你所做的,比七個兒子所做的還多。現在她給你生了一個孫子;這孫子將帶給你新的活力,使你安享晚年。」
4:16 拿娥美接過這孩子,緊抱著他,撫養他( 「撫養他」或譯「收養他」。)。
4:17 鄰居的婦女給這孩子取名俄備得。她們爭相告訴每一個人,說:「拿娥美得了一個兒子啦!」 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親;耶西就是大衛王的父親。
4:18 從法勒斯到大衛的家譜是這樣的:法勒斯、希斯崙、蘭、亞米拿達、拿順、撒門、波阿斯、俄備得、耶西、大衛。4:19 併於上節 4:20 併於上節
4:21 併於上節 4:22 併於上節
問題討論
一、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人、事、時、地、物…)?
l 城門口的買賣
l 以利米勒的至親要向拿娥美買地,波阿斯要求親屬買地也應該娶路得
l 至親考量買地自己的兒子無法繼承因此放棄購買
l 至親脫鞋給波阿斯完成買賣土地交易
l 波阿斯買地與路得成親,蒙上主賜福路得懷孕生子俄備得
l 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親
l 耶西是大衛王的父親
l 波阿斯和以利米勒是以法他族
二、4:6 這位至近親屬最終拒絕盡他的責任,我認同他的考慮嗎?照顧親屬往往需要付出可觀的代價,我有這樣的經驗嗎?如果有,我曾面對的困難為何?
l 根據以色列律法,至親贖回包括1 土地贖回 2 娶路得為死後的人留後
l 4:5 波阿斯把話壓在買方至親親屬上,買方算一算覺得不划算,波阿斯在此展現睿智也試驗這位至親是否有真心照顧拿俄美和路得。
l 至親考量七年時產業可能被贖回,也考量自己的兒子無法繼承以及恐娶路得引來家庭爭奪紛爭,加上贖回土地者不見得有土地所有權因此拒絕進他的責任。
l 路得吸引波阿斯參與在上帝的計畫裡面,這裡挑戰我們是否有能力幫助別人。
l 波阿斯在本章回應路得在前一章要求娶她,波阿斯並沒有像他的至親只考量自己的利益折損,反而恩待別人展現大器。
l 面對的困難:
我們在照顧年邁的父母常面對只要父母一點狀況就被其他非第一線照顧者的親屬或家人抱怨數落,不但沒有體諒第一線照顧者的辛苦,甚至其他親屬也會為了錢花在照顧者要平攤的費用上計較。
l 過去的年代較少安養之家、長照中心,往往長輩重病親人就得負責照顧的責任,常見長子和媳婦要照顧公婆終老。
l 現在在醫院看到的狀況多為女兒來探病和照顧年邁雙親
l 4:6我們可以學習波阿斯不會只計算個人利益,當你有權利、能力時要使人得福。
三、三、4:7-12 本書卷所處的時代,是個遍地饑荒,群體、家庭、乃至婚姻,都支離破碎的時代(參 士19:1-21:25),拿俄米與路得的人生,也是多經波折( 1:1-5)。但此處,波阿斯的決定,卻可能讓拿俄米與路得有一個新的開始。在我周圍,有長期處在艱難中的朋友嗎?如果有,我能做甚麼,讓他可能有新的開始?
l 當我們在幫助艱困中的朋友要常常想想耶穌的榜樣,有可能你所幫助的人就像聖經記載耶穌治好10個痲瘋病患者,只有1個回來感謝,幫助要有不求回報的準備。
l 成立工會是上帝給的機會,將幫助需要者視為上帝的呼召
l 透過信仰的能力克服挫折和委屈,信仰也支撐自己服務的熱誠和受挫的力量
l 沒信仰的家庭遇到困難常是紛爭、打官司、計較
l 民間信仰的則是驚慌失措
l 有信仰的反而一起面對困難挑戰、冷靜思考
四、本書卷並未告訴我們拿俄米對她自己人生最終的評價,如果你是她,你會如何看待自己先前的怨懟( 1:11,20)?我們是否有過在怨懟之後,蒙上帝恩待的經驗?如果有,試分享之。這樣的經驗全然安慰了你嗎?如果不是,為甚麼?如果是,又為甚麼?
l 拿俄美先前怨懟自己是寡婦,2個兒子也死了也沒有孫子又拖了兩個守寡的媳婦,拿俄美覺得自己很苦根本沒臉回猶大老家,之後拿俄美回到伯利恆,看到路得拾麥穗盡心盡力照顧她,路得的付出拿俄美看在眼裡人生後半生大得安慰。
l 過去在大教會或擔任牧長職份較繁忙受限,雖到任或卸任反而自由可以去幫補小教會的需要,體會上帝恩待我們的軟弱反而成為別人的幫助而大得安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