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Lō͘-ka hok-im 22:54-62@Choân Tâi-gí Chhú-kéng Cha-keng-pan

Choân Tâi-Chhú-kéng Cha-keng-pan(全台語處境查經班)
The CBS’ SandwichSee – Judge – Act
Hia̍p-tiau-chiá:黃春生/N̂g Chhun-Seng、林世鴻/Lîm Sè-Hông
Sèng-si
Keng-bûnLō͘-ka hok-im 22:54-62Choân-bîn Tâi-gí Sèng-keng

Piat-tò͘ M̄-jīn I-é-su(Mt 26: 57-58, 69-75; Mk 14: 53-54, 66-72; Ih 18: 12-18, 25-27)
54 In chiū lia̍h I-é-su, kā I ah-khì tōa-chè-si ê kong-koán. Piat-tò͘ lī hn̄g-hn̄g teh tòe I-é-su. 
55 Ū lâng tī tiâⁿ ni̍h teh khí hóe, chò-hóe ûi teh chē, Piat-tò͘ mā chē tī in tiong-kan. 
56 Ū chi̍t-ê lú-pī khòaⁿ-tio̍h Piat-tò͘ chē tī hia teh hang-hóe, chiū ba̍k-chiu kim-kim kā i siòng, kóng, " Chit-ê lâng mā sī kah I-é-su teh chò-tīn ê. "
57 Piat-tò͘ m̄ sêng-jīn, kóng, " Hū-jîn lâng, góa m̄-bat I. "
58 Koh kòe bô gōa kú, lēng-gōa chi̍t-ê lâng khòaⁿ-tio̍h Piat-tò͘ chiū kóng, " Lí mā sī kah in tàu-tīn ê lâng. " Piat-tò͘ ìn kóng, " Pêng-iú, góa m̄-sī. "
59 Chha-put-to kòe chi̍t-tiám-cheng, koh ū chi̍t-ê lâng kian-chhî kóng, " Chit-ê lâng chin-chiàⁿ kah I-é-su chò-tīn, in-ūi i mā sī Ga-lí-la-iah lâng. "
60 M̄-koh, Piat-tò͘ kóng, " Pêng-iú, lí teh kóng siáⁿ-mi̍h, góa m̄-chai. " Iáu teh kóng ê sî, ke sûi-sî thî. 
61 Hit sî, Chú oa̍t thâu chù-sîn khòaⁿ Piat-tò͘, Piat-tò͘ chiū siūⁿ-khí Chú tùi i kóng ê ōe, " Kin-á-ji̍t ke thî í-chêng, lí ē saⁿ pái m̄ jīn góa. "
62 Piat-tò͘ chiū chhut-khì gōa-bīn, tōa-siaⁿ thî-khàu. 


Būn-tôe thó-lūn
一、Tùi chi̍t-toān keng-bûn, lí ū khòaⁿ tio̍h sím-mih(jîn-bu̍t, chú-tê…)


二、I-é-su ūi-hôsī tī àm-sî siū lia̍hkoh sī ah-khì tōa-chè-si ê kong-koán


三、Tùi chi̍t-toān keng-bûn lâi khòaⁿ, lí jīn-ûi Piat-tò͘ sī sím-mih khoán ê lângPiat-tò͘ ê sim-lí chōng-thāi jû-hô


四、Tī hiān-tāi Chhú-kéng lāi, lán sin-piⁿ ū sím-mih khoán ê lâng chhin-chhiūⁿ Piat-tò͘ ê chêng-hêng


五、Kò-pe̍k sìn-gióng ē tú-tio̍h sèⁿ-miā ûi-hiám ê sî, lí ē jû-hô chòePiat-tò͘ ê kò͘-sū hō͘ lán sím-mih khé-sī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出埃及記18@台北濟南教會

處境查經班@台北濟南教會
時間:2019624()7:00pm             協調者:康紘齊/柯怡政
聖詩:第20聖父上帝惦天頂
出埃及記第18
葉特羅來訪摩西
18:1 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特羅,聽到了上帝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為摩西和他的人民所做的事,
18:2 就來見摩西,並把摩西留在娘家的妻子西坡拉
18:3 和兩個兒子帶來。兩個兒子一個叫革舜(「革舜」見註),因為摩西說過:「我是寄居外地的陌生人」;
18:4 另一個叫以利以謝(「以利以謝」意思是「我的上帝是幫助者」。),因為摩西說過:「我父親的上帝幫助我,拯救我,使我沒有被埃及王殺掉。」
18:5 葉特羅帶著摩西的妻子和他兩個兒子來到聖山,就是摩西在曠野紮營的地方。
18:6 葉特羅先送信給摩西,告訴他,他們就要來了。
18:7 所以摩西出去迎接他,跟他行禮,並親他。他們彼此問安後就進到摩西的帳棚。
18:8 摩西把上主為拯救以色列人、對埃及王和他人民所行的一切事告訴葉特羅。他又告訴岳父有關以色列人沿途遭遇的困難和上主怎樣拯救了他們的事。
18:9 葉特羅聽了非常高興。
18:10 他說:「讚美上主,他從埃及王和他人民的手裏拯救你們出來!讚美上主,他從奴役中把你們解放出來!
18:11 現在我知道上主比所有的神明偉大;因為當埃及人那樣虐待以色列人時,他成就了這一切。」
18:12 於是葉特羅向上帝獻上燒化祭和其他祭物;亞倫和其他以色列的領袖都來跟他一起吃這神聖的筵席,作為敬拜的禮儀。 

指派審判官 (1:9-18)
18:13 第二天,摩西在人民中處理紛爭,從早到晚十分忙碌。
18:14 葉特羅看見了這情形,對摩西說:「你到底在為人民做些甚麼呢?為甚麼讓這許多人從早到晚站在這裏等著你的指示,由你自己一個人處理呢?」
18:15 摩西回答:「我必須這樣做,因為人民到我這裏來求問上帝的旨意。
18:16 凡有兩人發生爭執,就來找我解決;我得替他們判斷誰是誰非,並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告訴他們。」
18:17 葉特羅說:「你的作法不好;
18:18 你和你的同胞都會累壞了。你不能一個人做這許多事。
18:19 我現在給你一些建議,願上帝與你同在。你代表人民,把他們的糾紛帶到上帝面前,向他請示是對的。
18:20 不過,你應該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教導他們,解釋給他們聽,使他們知道該怎樣處世為人。
18:21 除此以外,你還要指派一些能幹的人作以色列人的領袖:每一千人要有一個領袖,然後每一百人、五十人、十人都應該有領袖。他們必須是敬畏上帝、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
18:22 你要指派這種人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他們可以把重要的案件帶到你面前,小糾紛就自行處理。這樣,他們可以分擔你的責任,使你的擔子輕省些。
18:23 如果你這樣做,上帝也這樣吩咐你做,你就不至於筋疲力竭,而人民的糾紛也可以早些解決。」
18:24 摩西接受了葉特羅的建議,
18:25 在以色列人中選拔能幹的人,作為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的領袖。
18:26 他們被指派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遇有疑難的案件,他們請示摩西,小糾紛就自行處理。
18:27 後來,摩西跟葉特羅分手,葉特羅就回家去了。

問題討論:
一、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人、事、時、地、物)?

二、從摩西岳父米甸祭司葉特羅身上,我們看見什麼?對我們有何寶貴的啟示?

三、從摩西所生的兩個兒子革順(我寄居在外邦)、以利以謝(上帝幫助我)名字的意義,你有看見摩西的內心世界嗎?請體會一下他靈魂的渴望是什麼?

四、摩西的成就當然是倚靠上帝的結果,可是從葉特羅的角色作為,與在第14節與20-22節的發言,你看見那些進步價值?又從第27節葉特羅最後的動作,對你有何啟發?

五、由摩西與葉特羅的互動關係,你看見什麼樣的美德?假如有一天你有靠近權力核心的機會,你會不會運用你的影響力?為什麼?又一旦你被權力核心冷落,你會如何看待此事?





出埃及記10@台南教會公報社


台南處境查經班第82

詩歌:聖詩第22首 主上帝正手
協調人:孟玟 領詩:仲寬
組員孟玟 翠華 榮輝 彥凱 信儀 路得 哲道 惟喆 浚新 仲寬

經文:出埃及記第10

(八)蝗災
後來,上主對摩西說:「你去見埃及王。我使他和他臣僕的心剛硬,目的是要在他們中間行這些神蹟,
而你也可以告訴你的子子孫孫,當我行神蹟的時候,我怎樣使埃及人束手無策,好讓你們大家知道我是上主。」
於是,摩西和亞倫去見埃及王,對他說:「上主希伯來人的上帝這樣說:『你到甚麼時候才會在我面前屈服,放我的子民走,好讓他們去敬拜我?
要是你繼續拒絕,明天我要差蝗蟲到你的國境來。
牠們多得可以籠罩全國,使人看不見地面。那些沒有被冰雹摧毀的,連剩下來的樹木,都要被蝗蟲吃光。
牠們要塞滿你的王宮,以及你的臣僕和人民的住宅。情況的恐怖是你的祖宗從來沒有見過的。』」摩西一說完這話就轉身從埃及王面前退出。
國王的臣僕對王說:「這個人還要找我們多少麻煩呢?就放以色列人走吧,讓他們去敬拜上主他們的上帝。難道你不知道埃及已經快完了嗎?」
於是,國王召見摩西和亞倫,對他們說:「我讓你們去敬拜上主你們的上帝,但究竟哪些人去呢?」
摩西回答:「我們都去,包括老的、少的。我們要帶走我們的子女和牛羊,因為我們必須在那裏過節,敬拜我們的上主。」
10 國王說:「我對你們的上主發誓,我決不讓你帶走你們的婦女和孩子!這不是造反嗎?
11 不!如果你們要去敬拜上主的話,我只准你們的男丁走。」說了這話,他就把摩西和亞倫趕走。
12 後來上主對摩西說:「舉起你的手來,我要叫蝗蟲佈滿全國;牠們要來吃盡地上所有的植物,把冰雹沒有毀盡的都吃光。」
13 於是摩西把他的杖舉起來;上主颳起一陣東風,襲擊地面一天一夜,到了早晨,吹來了許多蝗蟲。
14 牠們一群群地飛來,佈滿全國。這麼大群的蝗蟲是空前絕後的。
15 牠們蓋住了大地;地上一片黑暗。牠們把冰雹沒有毀盡的植物都吃光,連樹上的果子也吃光。埃及全境,無論田裏或樹上,看不見一點綠色。
16 於是,國王趕緊召見摩西和亞倫,說:「我對上主你們的上帝犯罪了;我也對不起你們。
17 現在請你們饒恕我這一次,向上主你們的上帝祈求,把這致命的懲罰解除。」
18 摩西離開了王,向上主禱告。
19 上主把東風轉成一陣強烈的西風,把蝗蟲都捲起來,吹到紅海。埃及境內連一隻蝗蟲也沒有了。
20 但上主使國王的心仍然剛硬,不放以色列人民走。 
(九)黑暗之災 
21 後來,上主對摩西說:「你要向天空舉手,黑暗要籠罩埃及全國。」
22 摩西向天舉手,濃密的黑暗籠罩了全國三天之久。
23 埃及人彼此看不見,沒有一個人能夠離開他們的家;但是以色列人所住的地方都有光明。
24 國王召見摩西,說:「你們去敬拜你們的上主吧!連你們的婦女、孩子都可以去;但是你們的牛羊必須留在這裏。」
25 摩西回答:「不!你一定要供給我們獻牲祭和燒化祭的牲畜,好讓我們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獻祭。
26 我們要帶走我們所有的牲畜,連一頭都不留下。我們必須親自挑選敬拜上主用的牲畜。未到那地之前,我們不知道該用甚麼牲畜獻給上主我們的上帝。」
27 上主使埃及王的心剛硬,仍然不放以色列人走。
28 王對摩西說:「你滾!不要讓我再看到你。我哪一天再看到你,你就沒命!」
29 摩西說:「你說得一點也不錯;你的確不會再看見我了。」

問題討論:
一、在這段經文,你看到了什麼(人、事、時、地、物,情節)?
人:摩西 埃及王 亞倫 臣僕 子子孫孫 希伯來人 男丁 婦女 孩子
事:蝗災 黑暗之災
行神蹟讓大家知道我是上主
國王在讓步但還未滿足摩西的要求
國王開始只同意帶男丁 後來也同意婦女和孩子
蝗蟲吃冰雹沒有毀盡的植物
黑暗壟罩全國 
國王的臣僕對王說:放以色列人走吧,讓他們去敬拜上主。埃及已經快完了
法老趕走摩西及亞倫後來又緊急召見
時:一天一夜 三天之久 行神蹟的時候 明天 早晨 哪一天再看到你
地:全國 紅海 天空 大地 王宮 人民的住宅 田裡 樹上 以色列人住的地方 離開他們的家
蝗蟲 杖 牲畜 牛羊 植物 果子
情節
法老心剛硬
耶和華降蝗災 黑暗之災
摩西要帶老的、少的、他們的子女和牛羊去敬拜上主,但國王只准摩西帶男丁去敬拜
摩西與法老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有上主的幫忙 讓法老一步一步讓步。

二、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目的是什麼?在此變成「好讓你們大家知道我是上主」,為何上帝逐步增加要求,目的越來越清晰?
上帝要救以色列人脫離奴隸生活
上帝教以色列人談判
以色列人向上帝呼求 上帝出手救以色列人 上帝與人民的目的不一樣
百姓知道自己受苦 但有些百姓沒有共識 所以才要經過多次談判 摩西帶
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目地是要讓百姓得自由 身心靈都自由 不只帶人出去 是把靈命帶出去
是教導以色列人認識上帝 開始可能沒共識 所以才要一步一步完成
三、埃及王為何不一次答應,而是「逐步退讓」?今日的統治者會如何回應上帝旨意(進步價值)的要求?
法老在測試上帝的底線 以色列人靠著上帝的神蹟法老才讓步
掌控權利的人是不容易放手的 進步的價值會影響統治者的權利
統治者與底層的人比較不容易互相了解 即得利益者不會想要放出利益 如統治者不願意共享利益
反想自己如我們也是即得利益者 我們也常與上帝討價還價 不讓上帝作主而自己作主

四、摩西不採取強勢武力來推翻心剛硬的統治者,他的行動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因為摩西依靠上帝 摩西很清楚他是上帝的代言人 他遵行上帝的話 沒超越上帝 他沒忘記上帝 以色列百姓也需要時間去學習認識上主

五、今日台灣的處境下,有哪些「壓迫」是我們該向統治者或是有權柄者說:「Let my people go!」?
有權位者及得利益者壓迫人民 人民應有思考能力
教會也有壓迫
壓迫的統治者到處都有國家、公司、教會、家庭、學校等
被壓迫者與以色列人很像 奴性太重 不敢反抗害怕
要學習勇敢反抗不合理的事做 這些事情不是為自己是為了社會的好處 希望整個社會教育變得更好更有公義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創世記 23:1-20@高雄活躍教會

2019/6/20 (四) 19:30 @活躍教會
創世記 23:1-20

1撒拉活到一百二十七歲,
2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亞巴(現稱希伯崙)。亞伯拉罕在那裏哀悼她,為她痛哭。
3之後他離開撒拉的遺體,去對赫人說:
4「我是在你們當中寄居的外人,請你們賣一塊地給我,讓我好好安葬我的妻子。」
5赫人回答亞伯拉罕說:
6「我主啊,你是我們中間尊貴的王子,只管挑選我們最好的墓地,把她葬在那裏。能這樣為你效勞,我們這裏誰也不會推辭。」
7亞伯拉罕向赫人鞠躬,
8並說:「既然你們願意幫我,就勞煩你們請求瑣轄的兒子以弗崙,
9把他在麥比拉的洞穴賣給我,那洞就在他的田地盡頭。我會當着證人的面支付十足的價格,好為我的家人買一塊永久的墓地。」
10以弗崙正跟其他人一起坐在那裏,他就當着城中所有赫人首領的面回覆亞伯拉罕,眾人都在聽。
11他對亞伯拉罕說:「不必了,我主啊,請聽我說。我把那塊地和洞穴送給你。我在我族人面前把它送給你。你去安葬你死去的親人吧。」
12亞伯拉罕再次向當地的人鞠躬,
13回答以弗崙說:「不然,請聽我說。我要從你手中買下那地,請讓我支付十足的價格,好讓我把死去的親人安葬在那裏。」那時眾人都在聽。
14以弗崙對亞伯拉罕說:
15「我主啊,請聽我說。那塊地值四百塊銀子,但在朋友來說這算得了甚麼呢?你只管去安葬你死去的親人好了。」
16於是,亞伯拉罕就按以弗崙說的價錢,照市價的標準給他稱了四百塊銀子。赫人的首領見證了這宗交易。
17這樣,亞伯拉罕買下了以弗崙在麥比拉靠近幔利的那塊地,包括田地、其中的洞穴和周圍的樹木。
18在城門口,當着赫人首領的面,這些都歸給了亞伯拉罕作永久的產業。
19亞伯拉罕把妻子撒拉安葬在迦南幔利(也叫希伯崙)附近麥比拉的洞穴裏。
20亞伯拉罕從赫人手裏買了這塊地和洞穴,作為永久的墓地。

  
討論問題:
回顧:
前章的最大意涵: 上帝成就了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應證了上帝的信實)
一、 在這段經文中,你看到了哪些關鍵概念(人事時地物)(小組討論 10 分鐘
甲、  : 亞伯拉罕、上帝、以弗崙
乙、  : 亞伯拉罕埋葬他妻子、亞伯拉罕在赫人眼中是風評很好的人、亞伯拉罕跟赫人買地、亞伯拉罕堅持用錢買赫人的地。以撒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亞巴,現稱希伯崙(用當時的觀點在描述)、赫人首領見證了買賣墓地的交易、該地成為亞伯拉罕永久的產業(這是亞伯拉罕的第一塊地)、這地有可能是以色列發源地 ? !
丙、  : 麥比拉的洞穴、

二、
()亞伯拉罕為何要大費周章地厚葬妻子莎拉?
   1.
因為感情深厚。
   2.
不是剛好而已 è 對方已經要送他地了,亞伯拉罕還一定要用錢買,表示很重視這件事。è 其實對方是開了天價(可能只想給亞伯拉罕用,卻不想給他土地的產權)
   3. 因為之前利用過她,所以心裡有所虧欠。

()莎拉作為一個不完美的人,卻受到上帝的眷顧和亞伯拉罕的疼愛。莎拉這個角色一生的經歷能夠帶給我們哪些信仰或人生上的啟發?(小組討論 30 分鐘
        1. 莎拉不完美就像我們一般人。(迫害夏甲、對上帝沒信心)è但是也沒有壞到十惡不赦。
三、
()在亞伯拉罕和赫人關於埋葬莎拉的土地如何轉移的對話中,「土地」有何特殊意義?

    1.
亞伯拉罕有心想要開始落地深根(因為這是上帝的應許之地) è 從遊牧民族開始要改變生活型態了。

()亞伯拉罕對於「土地」的理念,能夠給我們當代的處境什麼特別的啟發?(小組討論 30 分鐘

    1. 基督教也不是無根或無祖先的信仰。(只是紀念的方式不一樣,尤其是舊約的描述,是很接近我們東方的模式。)
    2. 亞伯拉罕葬妻的土地太豪華了,以台灣的土地來講,火葬就好,比較環保,因為土地就這麼一點大。

四、(開放性問題)除了前面討論的兩個主題之外,在本章當中,你還得到哪些關於人生、信仰或群體倫理(政治、經濟或社會等面向)的啟發?(綜合討論 30 分鐘)

    1. 要生前信託。
    2. 亞伯拉罕都要用錢買下應許之地了,我們也不能只單單向上帝祈求,卻不付出努力。(恩典是上帝單純地給予,但是應許是要我們自己也付出努力。)
    3. 有人雖然出身富貴,但是還是能選擇自己的路,自己的志業。(不論是繼承還是拋棄都是有壓力並需要勇氣。)
    4. 人生充滿選擇。
    5. 亞伯拉罕選擇落地生根的想法,為甚麼是在莎拉死亡之後,才有這個想法?
       è 亞伯拉罕當代對死亡與葬禮的看法? 當下想取得土地的決心是強大的,因為當時是在迦南,而且經歷了獻以撒的事件之後,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來到最高點,所以這些事情成就之後,剩下來的是就是應許之地。
    6. 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後,對人來說,會比較有踏實的感受(會有安定下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