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使徒行傳28 @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5.3.17(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
查經進度:使徒行傳28
在馬耳他島
28:1 我們獲救上岸後才知道那島叫馬耳他
28:2 島上的居民對我們很友善。當時因下雨,天氣又冷,他們就生火,接待我們。
28:3 保羅撿來了一把柴,放在火中。有一條毒蛇受不住熱,鑽了出來,纏住他的手。
28:4 島上的人看見那條蛇懸在保羅手上,彼此說:「這個人一定是殺人犯,雖然從海裏被救了上來,天理還是不容他活著。」
28:5 可是保羅把那條蛇抖在火裏,自己沒受絲毫傷害。
28:6 大家等著要看他的手腫起來,或是突然仆倒死去;可是等了好久,看不出他有甚麼異樣,就改變念頭,說:「他是神明!」
28:7 距離那地方不遠,酋長部百流有一片田產。他歡迎我們,誠意款待我們三天。
28:8 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在床上,保羅到他的臥室去,為他禱告,按手,治好了他。
28:9 這一來,島上所有的病人都來了,也都得到醫治。
28:10 他們送給我們許多禮物;開船的時候又把我們途中所需要的東西送到船上。

從馬耳他到羅馬

28:11 過了三個月,我們搭上一條從亞歷山大來的船;這條船名叫「雙神號」,是停在那海島過冬的。
28:12 船到了敘拉古,我們在那裏停留三天,
28:13 然後再開船,到了利基翁。第二天有南風,所以兩天內我們就到了部丟利
28:14 在那裏遇見一些信徒;他們邀請我們停留了七天。就這樣,我們到了羅馬
28:15 羅馬的信徒們聽到我們抵達的消息,就到亞比烏市場和三館來迎接我們。保羅一看見他們就感謝上帝,更加壯膽。

保羅在羅馬

28:16 我們到了羅馬之後,保羅得到准許,跟看守他的那個兵士住另外一個地方。
28:17 過了三天,保羅約當地猶太人的領袖相見。他們來了,保羅對他們說:「同胞們,雖然我沒有做甚麼冒犯同胞,或是違背祖宗規矩的事,我竟在耶路撒冷被囚禁,又被解交羅馬當局。
28:18 他們審問我,可是找不出我有甚麼該死的罪,有意要釋放我。
28:19 但是猶太人反對,迫不得已,我只好上訴於皇帝,並不是我對同胞有甚麼要控告的。
28:20 為了這個緣故,我要求跟諸位見面談談。我之所以帶著這鎖鍊,原是為了以色列人所盼望的那一位。」
28:21 他們對保羅說:「關於你的事,我們並沒有從猶太接到任何信件,也沒有同道從那裏帶甚麼消息來,或是說你甚麼壞話。
28:22 但是,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因為我們知道,你所屬的這一門教派是到處受人攻擊的。」
28:23 於是,他們跟保羅約定聚會的日子。那天到保羅住處來的人很多;從早到晚,他向他們講解上帝國的信息。他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要他們信耶穌。
28:24 對於他所說的話,有的信,有的不信。
28:25 他們彼此不能同意,就散開了。未散之前,保羅說了一句話:「聖靈藉著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的祖宗說過的話是不錯的!
28:26 以賽亞說:
你去告訴這人民:
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
看了又看,卻看不見。

28:27 因為這人民心智閉塞;
他們塞住了耳朵,
閉上了眼睛。
不然,他們的眼睛就會看見,
耳朵也會聽見,
心裏領悟,回心轉意,
我就治好他們。」

28:28 於是保羅說:「所以,你們應當知道,上帝拯救的信息已經傳給外邦人了。他們倒是會聽的!」
28:30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住了兩年。凡來訪問的人,他都接待。
28:31 他大膽地宣揚上帝國的信息,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受到甚麼阻礙。
28:29 (有些古卷加29節「保羅說了這話後,那些猶太人就走了﹔他們中間發生了劇烈的爭辯。」)


根據《使徒行傳》第28章設計的處境查經法問題,以「觀看—判斷—行動」(See-Judge-Act)三步驟為框架,幫助小組深入經文,反思信仰,並採取行動。

📖 使徒行傳 28 章:處境查經法(See-Judge-Act)

🔍 觀看(See):觀察經文,理解故事

  1. 在第28章的開頭,保羅和其他人因船難來到馬耳他島,當地人對他們的態度如何?這顯示出什麼樣的文化或人性的特質?(28:1-2)
  2. 當毒蛇咬住保羅時,人們如何反應?後來他們的看法又如何改變?(28:3-6)這段故事與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情境類似?
  3. 保羅如何在馬耳他服事當地人?他的行動帶來了什麼影響?(28:7-10)
  4. 當保羅抵達羅馬時,他如何繼續他的事工?他與猶太人和其他人分享了什麼信息?(28:17-31)

⚖️ 判斷(Judge):反思信仰,理解屬靈意義

  1. 保羅面對困境時(船難、毒蛇、囚禁),他的反應顯示了什麼樣的信仰態度?這對我們的信仰生活有什麼啟發?
  2. 馬耳他人最初的誤解(認為保羅是罪人或神明)提醒我們,人在判斷事情時常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們如何學習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人和環境?
  3. 保羅在羅馬繼續傳講神的國,雖然環境不理想,但他仍「放膽傳講」(28:31)。我們在什麼處境下需要這種勇敢的信仰?
  4. 經文最後說「福音傳到外邦人,他們必聽受」(28:28)。今天福音如何在我們的世界中傳開?我們是否也願意成為傳福音的使者?

🚶‍♂️ 行動(Act):實踐信仰,回應上帝的話

  1. 在我們的社區或生活中,是否有像馬耳他島的機會,讓我們去服事和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可以怎樣行動?
  2. 我們是否曾經錯誤地判斷別人?今天我們如何學習以愛和恩典來對待他人,而不是憑外表或環境作出評斷?
  3. 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我們是否能像保羅一樣,仍然堅持信仰並見證福音?我們需要在哪些方面成長,才能更有信心地活出基督的樣式?
  4. 這週,我們可以做什麼實際行動,來回應28章的學習?(例如:關心一位困境中的朋友、向一個未信主的朋友分享信仰、參與服事或宣教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