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使徒行傳11@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4.10.28(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
經文:使徒行傳11
彼得向耶路撒冷教會報告
11:1 使徒和在猶太全境的信徒們聽見了有些外邦人也接受上帝的道這件事。
11:2 因此,當彼得到了耶路撒冷的時候,主張外邦人也必須領受割禮的人批評他說:
11:3 「你竟在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家裡作客,甚至跟他們一起吃飯!」
11:4 彼得就把整個事情的經過一一向他們解釋。
11:5 他說:「在約帕城裡禱告的時候,我得到一個異象。我看見有一件東西從天上降下來,好像一大塊布,布的四角綁住,停落在我身邊;
11:6 我仔細察看,裡面有飛禽走獸,又有爬蟲。
11:7 接著,我聽見有聲音對我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11:8 我說:『主啊,絕對不可!任何汙穢不潔的東西,我都沒有吃過。』
11:9 從天上來的聲音又說:『上帝認為潔淨的,你不可當作汙穢。』
11:10 這樣一連三次。最後,那件東西就被收回天上去了。
11:11 剛好在這時候,奉派從凱撒利亞來找我的三個人到了我居住那家的門口。
11:12 聖靈指示我跟他們一道去,不必猶疑。從約帕來的六個信徒也跟我一道去。我們都到了哥尼流家裡。
11:13 哥尼流告訴我們,他怎樣看見一個天使站在他的屋子裡,對他說:『你要打發人到約帕去,邀請一個名叫西門‧彼得的人來。
11:14 他有話要對你說,使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11:15 當我開始講話的時候,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正如當初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
11:16 於是我記起主曾經說過:『約翰用水施洗,但你們要領受聖靈的洗禮。』
11:17 很顯然地,上帝把這恩賜也賜給這些外邦人,如同我們信了主耶穌基督時,他賜給我們的一樣。我是誰,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嗎?」
11:18 他們聽見了這話,就不再批評,都頌讚上帝說:「上帝把因悔改而得生命的機會也賜給外邦人了!」

安提阿的教會

11:19 這時候,信徒們因司提反被殺事件所引起的迫害而分散到各地去,有的遠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他們只把信息傳給猶太人。
11:20 但是,另有一些塞浦路斯古利奈的信徒到了安提阿;他們也向希臘人傳講有關主耶穌的福音。
11:21 主的能力跟他們同在;有許許多多的人信了,歸向主。
11:22 這消息傳到了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們就派巴拿巴安提阿去。
11:23 巴拿巴到達的時候,看見上帝賜福給那邊的人,就很高興;他勸勉他們,要大家專心一意地信靠主。
11:24 巴拿巴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有堅強的信心。於是有許多人信了主。
11:25 後來,巴拿巴大數去找掃羅
11:26 找到了,就帶他到安提阿。有一整年的時間,兩人跟教會的會友相聚,教導許多人。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的。
11:27 在這時候,有幾個先知從耶路撒冷安提阿去。
11:28 其中有一個人叫亞迦布;他得到聖靈的指示,站起來預言天下將有嚴重的饑荒。(這事到克勞第在位年間果然發生。)
11:29 於是門徒決定每人按照自己的能力,捐錢救濟住在猶太的信徒們。
11:30 他們就這樣做了,託巴拿巴掃羅把捐款帶給教會的長老們。

請以處境查經法的步驟來設計使徒行傳第11章的討論題目

1. 觀察(看見)

彼得在這章中向耶路撒冷的信徒解釋了什麼事情?請描述彼得所見的異象和它的內容。

在這章的背景中,彼得與哥尼流的相遇有什麼重要的意義?這段經文中有哪些人物、地點和事件?

在彼得分享異象和哥尼流家中發生的事時,耶路撒冷信徒的反應是什麼?他們的態度有沒有轉變?這轉變是如何發生的?


2. 思考(思考)

為什麼耶路撒冷的信徒一開始質疑彼得與外邦人一起吃飯?在他們的觀念中,外邦人和猶太人之間的界線有多深?

彼得提到「上帝把這恩賜也賜給這些外邦人(上帝既然賜給他們和我們一樣的聖靈)」(11:17),這對猶太信徒來說有什麼挑戰或啟發?這句話如何反映出上帝的救恩計劃是跨越族群的?

彼得提到「約翰用水施洗,但你們要領受聖靈的洗禮」(11:16),這段話有什麼神學上的重要性?彼得是如何理解耶穌的這句話的?


3. 行動(行動)

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時,我們是否有像耶路撒冷信徒一樣的偏見或成見?我們如何打破這些界限,成為上帝國度的見證人?


如果我們在教會或團體中看到上帝在一些不尋常的方式中工作,我們會如何回應?我們是選擇懷疑、接受還是反思?


耶路撒冷教會在理解彼得的解釋後,最終選擇了「歸榮耀與上帝」(11:18),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學習更快地順服上帝的帶領?


4. 分享(分享)

分享你是否曾經經歷過像彼得這樣的情境—需要跨越文化、習俗或偏見,來見證神的愛或真理。

彼得的經歷是否激勵你在與不同背景的人相處時,勇敢地分享福音?你是否曾經見證過上帝在不同文化群體中工作的情況?

與小組成員分享你在閱讀這段經文後,對上帝國度的理解有何更新或加深。

透過這四個步驟,《使徒行傳》第11章能夠更深刻地應用在現代處境中,並成為討論上帝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工作的起點。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使徒行傳10 @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4.10.21(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
經文:使徒行傳10
彼得傳福音給哥尼流
10:1 凱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羅馬軍「意大利營」的軍官。
10:2 他是一個虔誠的人;他跟他一家人都敬畏上帝,常常慷慨賙濟貧窮的猶太人,又時常熱心向上帝禱告。
10:3 有一天下午,在三點鐘左右,他得了一個異象;在異象中他清楚地看見上帝的一個使者進來,叫他:「哥尼流!」
10:4 他注目看著天使,非常驚惶,就說:「主啊,什麼事?」 天使說:「上帝已經聽了你的禱告,也看見你所做的賙濟。
10:5 現在你要派人到約帕去,邀請那個名叫西門‧彼得的人來。
10:6 他在一個皮革匠西門的家裡作客;西門的家就在海邊。」
10:7 那對他說話的天使離去後,哥尼流叫了兩個家僕和平常侍候他的一個敬虔的侍衛來,
10:8 把所遇到的事告訴他們,然後差他們到約帕去。
10:9 第二天,他們趕路將近約帕。約在中午,彼得到屋頂上禱告。
10:10 他餓了,想吃東西。那家人在預備午飯的時候,他得了一個異象,
10:11 看見天開了,有一件東西降下來,好像一大塊布,布的四角綁住,縋到地上,
10:12 裡面有地上的各種飛禽走獸,又有爬蟲。
10:13 有聲音對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10:14 可是彼得說:「主啊,絕對不可!我從來沒有吃過任何汙穢不潔的東西。」
10:15 那聲音第二次對他說:「上帝認為潔淨的,你不可當作汙穢。」
10:16 這樣一連三次,那件東西就被收回天上去了。
10:17 彼得正在猜疑,不知道所看見的異象是什麼意思;這時候,哥尼流所差來的人已經找到西門的家,站在門外,
10:18 高聲問:「有沒有一位名叫西門‧彼得的客人住在這裡?」
10:19 彼得還在尋思那異象究竟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聖靈對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呢!
10:20 你起來,下去,跟他們一道去,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遣他們來的。」
10:21 於是彼得下去,對那些人說:「我就是你們所要找的人。你們來是為著什麼呢?」
10:22 他們回答:「是我們的長官哥尼流差我們來的;他是一位敬畏上帝的義人,一向受全體猶太人民的尊敬。他蒙一位聖天使指示,要請你到他家裡去,好領受你的教導。」
10:23 彼得就請他們進去,招待他們在那裡過夜。 第二天,彼得動身跟他們一道去;從約帕來的幾位信徒也跟他同行。
10:24 第三天,他們到了凱撒利亞哥尼流已經邀請他的親朋好友在家裡迎候。
10:25 彼得剛要進去,哥尼流上前,俯伏在他腳前拜他。
10:26 彼得連忙扶他起來,說:「請起來,我自己也是人。」
10:27 彼得一邊跟哥尼流說話,一邊走進屋裡去。他看見裡面有許多人聚集,
10:28 就對他們說:「你們都知道,按照我們的規矩,猶太人是不許跟異族人密切來往的;但是上帝已經指示我,不可以把任何人當作不潔淨或凡俗的。
10:29 所以,當你們差人來邀請我時,我沒有推辭就來了。現在請問,你們請我來是為著什麼?」
10:30 哥尼流說:「四天前,大約下午三點鐘的時候,我在家裡禱告。忽然有一個穿著光亮衣服的人站在我面前,
10:31 說:『哥尼流!上帝垂聽了你的禱告,也記得你所做的賙濟。
10:32 你要派人到約帕去,邀請名叫西門‧彼得的那人來。他在皮革匠西門的家裡作客;西門的家就在海邊。』
10:33 因此,我立刻差人去請你;你肯光臨,真是再好沒有了。現在我們都在上帝面前,要聽主吩咐你說的一切話。」

彼得講道

10:34 彼得開始說:「現在我確實知道,上帝對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
10:35 只要是敬畏他、行為正直的人,無論屬哪一種族,他都喜歡。
10:36 你們知道,他藉著萬人之主耶穌基督傳給以色列人的信息,是和平的福音。
10:37 約翰宣講洗禮的福音以來,那從加利利開始傳遍猶太全境的大事你們都知道。
10:38 你們也知道拿撒勒人耶穌;上帝怎樣以聖靈和大能傾注在他身上,使他走遍各地,廣行善事,治好一切受魔鬼控制的人,因為上帝與他同在。
10:39 我們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和其他猶太人的地方所做一切事的見證人。他們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
10:40 但是,第三天,上帝使他復活,而且向人顯現;
10:41 不是顯現給大家看,只是顯現給我們這些被上帝揀選來作見證的人看。他從死裡復活之後,我們曾跟他同吃同喝。
10:42 他命令我們把福音傳給人民,證明他就是上帝所立、要作活人和死人審判者的那一位。
10:43 所有的先知也都為他作見證;他們都說,凡信他的,都可以藉著他的名蒙赦罪。」

外邦人接受聖靈

10:44 彼得還在講道的時候,聖靈降臨在所有領受信息的人身上。
10:45 那些跟著彼得約帕來的猶太信徒,看見上帝把聖靈的恩賜也傾注給外邦人,都很驚訝;
10:46 因為他們聽見了這些人說靈語,並且頌讚上帝的偉大。於是彼得說:
10:47 「這些人已經領受了聖靈,跟我們一樣,有誰能阻止他們領受水的洗禮呢?」
10:48 因此,他吩咐他們奉耶穌基督的名領受洗禮。他們又要求彼得跟他們一起多住幾天。


使徒行傳第10章描述了彼得如何被上帝引導,突破猶太人的傳統界限,將福音傳給外邦人哥尼流及其家人。這段經文是早期教會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根據處境查經法,可以從觀察、解釋和應用這三個層次來設計查經問題,幫助讀者理解經文並反思其現代意義。

觀察問題
1. 在這章經文中,哥尼流是誰?聖經如何描述他的背景和特質(參考10:1-2)?
2. 彼得在約帕禱告時,看到了一個異象。這個異象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特別的象徵意義(參考10:9-16)?
3. 哥尼流見到天使後,採取了什麼行動?彼得又是如何回應異象的指示(參考10:3-8, 10:17-23)?
4. 當彼得與哥尼流見面時,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怎麼樣的(參考10:24-33)?
5. 彼得在哥尼流家中分享的主要訊息是什麼(參考10:34-43)?
6. 這章經文的結尾描述了什麼樣的神蹟?聖靈的降臨如何影響了這一事件(參考10:44-48)?

解釋問題
1. 彼得所見的異象有什麼重要性?這個異象是如何打破猶太人對潔淨和不潔淨之物的傳統觀念?
2. 彼得為什麼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參考10:34)?這句話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3. 彼得在哥尼流家中講道時,他提到耶穌是「萬有的主」(參考10:36)。這句話對外邦聽眾來說有何特別意義?
4. 為什麼聖靈在這個情境中降臨在外邦人身上,而不是等到他們受洗之後?這對彼得和其他猶太信徒來說有何啟示?
5. 在這段經文中,彼得如何從一個持守猶太傳統的信徒,變成一個跨越文化界限的福音使者?

應用問題
1. 我們今天是否存在類似的「潔淨」與「不潔淨」之分,使我們難以接納不同背景的人?如何突破這樣的界限,將福音傳遞給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
2. 哥尼流是一個敬畏神的人,但他仍需要聽到福音。這對我們在傳福音和做門徒的使命上有何啟示?
3. 彼得在這段經文中因順服神的帶領而見證了聖靈的工作。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經歷,在順服神的時候,看到神超自然的作為?
4. 當聖靈降臨在哥尼流和他的家人身上時,彼得和他的同伴們感到驚訝。這讓我們如何重新思考聖靈的工作方式和範圍?
5. 這段經文如何挑戰我們在教會中看待不同文化、種族和社會背景的信徒?如何實踐「神是不偏待人的」這一真理?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使徒行傳9@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4.10.14(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
經文:使徒行傳9
掃羅信主
9:1 ( 22:6-16 26:12-18 )
掃羅繼續用凶狠的口氣恐嚇主的門徒。他去見大祭司,

9:2 要求發函給大馬士革猶太會堂,准許他搜捕跟從主道路的人,無論男女,都押解到耶路撒冷去。
9:3 在往大馬士革去的途中,快到城裡的時候,忽然有一道光從天上下來,四面照射著他。
9:4 他仆倒在地上,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迫害我?」
9:5 他就問:「主啊,你是誰?」那聲音回答:「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
9:6 起來,進城裡去,有人會把你該做的事告訴你。」
9:7 掃羅同行的人都站住,說不出話來;他們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人。
9:8 掃羅從地上爬起來,睜開眼睛,什麼都看不見;同行的人就拉著他的手,帶他進大馬士革城。
9:9 他三天看不見什麼;沒有吃,也沒有喝。
9:10 大馬士革有一個門徒,名叫亞拿尼亞。他得了一個異象;在異象中主叫他:「亞拿尼亞!」他回答:「主啊,我在這裡。」
9:11 主說:「你立刻往直街去,在猶大家裡找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他正在禱告,
9:12 在異象中看見了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進來給他按手,使他恢復視覺。」
9:13 亞拿尼亞回答:「主啊,曾有許多人告訴我,這個人怎樣在耶路撒冷殘酷地迫害你的信徒。
9:14 現在他到大馬士革來,帶著祭司長授給他的權,要拘捕所有敬拜你的人。」
9:15 主對他說:「你只管去吧!因為我揀選他來事奉我,要他在外邦人、君王,以及以色列人當中宣揚我的名。
9:16 我要親自指示他,他必須為我的緣故遭受種種的苦難。」
9:17 於是亞拿尼亞去了。他進了那家,按手在掃羅身上,說:「掃羅弟兄啊,在你到這裡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主耶穌親自差我來,要使你再看得見,並且受聖靈充滿。」
9:18 立刻,有魚鱗似的東西從掃羅的眼睛掉下來,他的視覺又恢復了。於是他起來,接受洗禮;
9:19 吃過東西後,體力就恢復過來。
掃羅在大馬士革傳道

掃羅大馬士革跟門徒一起住了一些時候。

9:20 他馬上到各會堂去宣講耶穌,說:「他就是上帝的兒子。」
9:21 所有聽見的人都很驚奇,說:「這個人不就是在耶路撒冷殘害耶穌信徒的那個人嗎?他到這裡來,不就是要拘捕信徒、把他們押交給祭司長的嗎?」
9:22 但是,掃羅的講道反而更有力量;他用堅強的論據證明耶穌是基督,使大馬士革猶太人無法辯駁。
9:23 過了一些時候,猶太人陰謀要把掃羅殺掉。
9:24 有人把他們的陰謀告訴掃羅。為了要殺掃羅,他們日夜守在城門口。
9:25 可是,有一個晚上,他的門徒用大籃子把他從城牆上縋了下去。

掃羅在耶路撒冷

9:26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跟門徒來往。可是,他們不相信他是門徒;大家都怕他,
9:27 只有巴拿巴來協助他,帶他去見使徒,向他們解釋掃羅怎樣在路上遇見了主,主怎樣向他說話。他又告訴他們掃羅怎樣勇敢地在大馬士革奉耶穌的名講道。
9:28 於是掃羅跟使徒出入來往,在耶路撒冷奉主的名大膽地傳道。
9:29 他也跟講希臘話的猶太人講解、辯論,他們卻想殺他。
9:30 信徒們知道了這件事,就帶他到凱撒利亞,送他往大數去。
9:31 當時,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地的教會有了一段平安的時期。教會在敬畏主、在聖靈的扶助下建立起來,人數日日增加。

彼得在呂大和約帕

9:32 彼得走遍各地方;有一次,他訪問住在呂大的信徒。
9:33 在那裡,他遇見一個人,名叫以尼雅;這人癱瘓了,在床上躺了八年。
9:34 彼得對他說:「以尼雅,耶穌基督治好你了。起來,收拾鋪蓋吧!」以尼雅立刻起來。
9:35 所有住在呂大沙崙的人看見他,就都歸信了主。
9:36 約帕有一個女門徒名叫大比大(希臘話叫多加,意思是羚羊)。她做了許多好事,樂意幫助貧窮的人。
9:37 有一天,她害病,死了。人家把她的屍體洗過,放在樓上的一間房裡。
9:38 約帕呂大不遠,在約帕的門徒聽見彼得呂大,就派兩個人去見他,要求他:「請你快點到我們這裡來。」
9:39 彼得立刻動身,跟他們一道去。彼得一到,有人領他到樓上的房間去。所有的寡婦圍著彼得哭,又把多加生前所縫製的內衣、外衣給他看。
9:40 彼得吩咐大家都出去,就跪下禱告,然後轉向屍體,說:「大比大,起來!」多加睜開眼睛,看見彼得,就坐起來。
9:41 彼得走過去扶她起來,又叫信徒和寡婦們進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給他們。
9:42 這消息傳遍了約帕,有許多人信了主。
9:43 彼得約帕一個皮革匠西門的家裡住了好些日子。


依照「觀看(See)、判斷(Judge)、行動(Act)」的三步驟框架,我將使徒行傳第9章的內容與這三個步驟結合,設計一組處境查經的討論題目:


一、觀看(See)
目的:觀察和理解經文的內容,並與現實情況作連結。


1. 掃羅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主的經歷使他生命發生巨大改變,你從這段經文中看到了哪些關於轉變和更新的畫面?

2. 在你所在的社區或國家,你是否看到某些人或群體正經歷重大改變(例如:信仰、身份、價值觀等)?這些轉變是否容易被周圍的人接受?

3. 對於亞拿尼亞,接受這個任務(去幫助掃羅)並不容易,特別是掃羅曾經迫害基督徒。在我們當代的社會中,是否有類似需要我們去接納或幫助「過去的敵人」的情況?


二、判斷(Judge)
目的:根據福音信息和信仰價值觀來解釋和評價這些現象或處境。


1. 掃羅的歸主經歷讓我們看到神能夠轉變任何人。你如何理解這種恩典與赦免的力量?這對我們如何看待那些曾經反對我們的人有什麼啟發?

2. 亞拿尼亞因為順服神的呼召,跨越了他對掃羅的恐懼,最終使掃羅成為神國的重要器皿。你認為我們是否有時也需要跨越自己的偏見或恐懼,來遵從神的旨意?

3. 在現實社會中,對於那些正在經歷信仰或生活轉變的人,教會和社會應該如何看待並接納他們?我們應該如何根據聖經價值來做出判斷?


三、行動(Act)
目的:以具體行動來回應所觀察到的現實情境,並將信仰付諸實踐。

1. 在看到神對掃羅生命的轉變後,你認為神可能正呼召你在哪些方面經歷轉變或帶來轉變?你可以採取哪些具體行動來回應這個呼召?

2. 亞拿尼亞的例子提醒我們,順服神的呼召可能需要勇氣和信心。你覺得在你生活中,有哪些人或情況需要你去接納或幫助,即使這樣做可能不容易?你可以如何開始?

3. 作為一個群體,我們可以如何實際支持那些正在經歷變化和轉型的人,特別是那些曾經與我們信仰或價值觀不一致的人?我們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接納與赦免?


討論題目鼓勵參與者從觀察現實和經文的細節開始,然後根據信仰進行價值判斷,最後思考具體的行動應對,使處境查經不僅停留在理解層面,也能促使實際的改變和行動。

處境查經法 (Contextual Bible Study, CBS) 簡介

處境查經法 (Contextual Bible Study, CBS) 簡介

處境查經法 (Contextual Bible Study, CBS) 是一種基於處境神學的方法,強調經文解讀需根據具體的社會、文化和歷史脈絡進行。這種查經法特別適用於希望將聖經經文與現代社會問題連結的群體,並讓參與者在討論過程中從其生活經驗中體驗和理解經文。該方法強調集體解經和社會行動,特別在處理社會正義、經濟剝削、性別不平等等議題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處境查經法的關鍵原則及步驟:

1. 處境神學的背景

處境神學 (Contextual Theology) 是 CBS 的理論基礎,這是一種關注具體處境與信仰對話的神學觀點。它主張神學不能脫離現實世界的苦難,必須回應當下的社會問題,如貧困、壓迫與不公正。這些問題影響人們對經文的理解,並且經文解讀需要針對當代處境做出回應。

2. 群體參與

處境查經法是一種集體參與式的查經方法,重視所有成員的聲音。無論參與者的聖經知識多寡,大家都是平等的。這種查經法通常由教會或社會運動團體使用,幫助邊緣化群體發出自己的聲音,並透過經文找到力量與啟示。

3. 與生活經驗的對話

經文與當下生活經驗的對話是 CBS 的核心。參與者被邀請分享他們的日常生活、挑戰和掙扎,並探討經文如何與這些經驗交織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經文不再是抽象的教條,而是一種回應現實生活的資源。

4. 解放式的詮釋

處境查經法鼓勵對經文的解讀是解放式的 (liberative)。這意味著,經文應被解釋為能夠挑戰不公義、鼓勵變革和賦權弱勢群體的文本。CBS 特別強調經文中的釋放信息,並將其應用於當下社會的壓迫情境中。

5. 方法步驟

典型的處境查經法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選擇經文:根據當下群體的處境選擇經文,通常經文會與某些特定的社會問題相關。

- 讀經與觀察:參與者首先靜默閱讀經文,然後分享他們對經文的初步觀察。這一階段重在經文本身的細節,無需立即解釋其意義。

- 反思與提問:進入反思階段,參與者被鼓勵根據經文提出問題,特別是與當前處境相關的問題,如「這段經文如何回應我們目前的困境?」或「這經文如何挑戰現實中的不公義?」

- 解釋與應用:在這一階段,參與者集體解讀經文,嘗試找出經文中具有解放和賦權意義的信息。他們討論經文如何應用於生活中,並尋找具體的行動步驟。

- 實踐行動:最後,群體根據經文解讀的結論,討論可以實施的社會行動,這可能包括推動社會正義、倡導變革或支持社區弱勢群體的具體措施。

6. 經文與社會問題的連結

處境查經法的特點在於,它經常與特定的社會運動、社會變革緊密相連。例如,南非的「治癒與重建計劃」(Healing and Reconciliation Program) 就採用了這種方法,幫助當地社區應對種族隔離制度留下的創傷與不公。經文在這樣的情境中,被解讀為能夠促進和解、賦予力量的文本。

7. 跨文化應用

由於 CBS 強調處境的重要性,這種方法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無論是在非洲的貧困村莊,還是拉丁美洲的基督徒基層社團,CBS 都能幫助人們找到他們所處處境中的屬靈和社會意義。

總結

處境查經法強調集體參與和社會關懷,旨在讓經文在具體的現實生活中獲得意義。它不僅是對經文的學術性解讀,更是一種社會行動的工具,幫助人們透過信仰應對生活中的困境與挑戰。


以下是一些運用處境查經法 (Contextual Bible Study, CBS) 的具體例子,展示如何將聖經經文與現實處境連結,並進行解放式詮釋,鼓勵參與者從中找到行動和改變的力量。

例子 1:路加福音 10:25-37 —— 善良的撒瑪利亞人

背景:

這段經文講述了一個猶太人遭遇強盜,被撒瑪利亞人所幫助的故事。撒瑪利亞人當時被猶太社會視為不純淨的外族人。然而,在這個故事中,撒瑪利亞人成為了那位受傷者的救命恩人,與其他路過的宗教領袖形成鮮明對比。

處境連結:

這段經文可以用於反思當代社會的種族或族群間的歧視與隔閡。例如,在南非種族隔離後,社區可以通過這段經文來討論如何跨越種族差異,進行和解與修復。

CBS 問題與討論:

- 讀經:閱讀路加福音 10:25-37,並邀請每位參與者分享故事中哪一個角色讓他們印象最深。

- 反思與提問:

- 這段經文中不同角色的行為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問題?

- 誰是我們社會中的「撒瑪利亞人」?誰是「受傷的旅人」?

- 為什麼有些人選擇不伸出援手?這與我們的處境有何相似之處?

- 行動應用:

- 在我們的社區中,我們可以如何像撒瑪利亞人一樣行動?

- 我們有哪些具體的社會行動可以促進不同族群間的理解與和解?

例子 2:出埃及記 1:15-21 —— 希伯來的收生婆

背景:

這段經文描述了埃及法老王命令希伯來的助產士殺死所有希伯來人的男嬰,但她們不服從這個不義的命令,從而保護了這些無辜的生命。

處境連結:

這段經文可以用來討論現代的婦女權利、政治壓迫,以及當人們面臨不公義的命令時,應該如何做出道德選擇。這在面對社會中的不平等,特別是針對女性的暴力或政策時,具有強烈的啟示意義。

CBS 問題與討論:

- 讀經:閱讀出埃及記 1:15-21,並分享收生婆不服從法老命令的行為。

- 反思與提問:

- 收生婆們的行動代表什麼?她們的勇敢行為讓我們聯想到什麼現代情境?

- 我們今天有哪些不公義的「法老」?他們的命令或政策是什麼?

- 我們可以如何像這些助產士一樣勇敢,選擇道德上的正確行動?

- 行動應用:

- 在我們的社會中,在哪些領域需要「收生婆式的勇氣」來抵抗壓迫和不公?

- 我們能採取哪些具體行動來保護那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特別是女性和兒童?

例子 3:馬太福音 25:31-46 —— 最小的弟兄

背景:

這段經文中,耶穌描述了末日的審判,並說明了他如何將對待「最小的弟兄」的行為視為對待他自己的行為。這裡的「最小的弟兄」指的是饑餓的、口渴的、陌生的、赤身露體的、病弱的、被囚的。

處境連結:

這段經文非常適合用來討論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貧困和邊緣化問題。無論是面對無家可歸者、難民、或被社會忽視的人,這段經文都呼籲信徒將服務他們視為一種神聖的責任。

CBS 問題與討論:

- 讀經:閱讀馬太福音 25:31-46,並分享參與者的第一反應。

- 反思與提問:

- 耶穌在這段經文中對「最小的弟兄」的定義是什麼?他們在我們當今的社會中是誰?

- 這段經文挑戰我們如何看待身邊的弱勢群體?我們有哪些行動上的責任?

- 我們的社區或國家如何對待這些「最小的弟兄」?

- 行動應用:

- 我們可以採取什麼具體行動來回應饑餓者、貧困者、陌生人和囚犯的需求?

- 如何在我們的社區中發展持久的關懷行動,對弱勢群體進行有效幫助?

例子 4:雅各書 2:14-26 —— 信心與行為

背景:

雅各書教導信心必須與行為結合,否則信心就是死的。他強調,僅僅宣稱有信仰是不夠的,真正的信心應該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中,特別是幫助有需要的人。

處境連結:

這段經文可用於強調信仰與社會行動的結合,探討如何在社會中積極推動正義、關懷和慈善工作。它適合用於討論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信仰,而不僅僅是口頭承諾。

CBS 問題與討論:

- 讀經:閱讀雅各書 2:14-26,並討論信心與行為的關係。

- 反思與提問:

- 什麼樣的行為能證明我們的信心?我們社會中有哪些需要立即行動來改變的不公?

- 今天的社會中,哪些人最需要看到我們信仰的行動?

- 當我們選擇無所作為時,會有什麼後果?

- 行動應用:

- 我們可以如何具體地將信心與行為結合起來,幫助社區中的有需要者?

- 我們有哪些具體的事工或行動計劃可以實施來回應這段經文的教導?

總結

這些例子展示了如何透過處境查經法,將聖經經文應用於現代的社會、政治與文化處境中。這種方法不僅是理解經文的工具,更是一種社會行動的動力,旨在啟發群體走向更正義與愛的社會行動。如果你有特別關心的社會議題或具體的經文,我們可以再深入探討如何應用 CBS。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使徒行傳8@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4.10.7(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
資料:http://contextualbiblestudy.blogspot.com
視訊:https://meet.google.com/jbv-adpp-tct
經文:使徒行傳8
8:1 殺害司提反這件事,掃羅是贊同的。
掃羅迫害教會

從那一天開始,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極殘酷的迫害。使徒以外,所有的信徒都分散到猶太撒馬利亞各地區去。

8:2 有些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並且為他大聲哀哭。
8:3 這時候,掃羅進行摧殘教會的工作;他挨家挨戶搜捕男女信徒,把他們關進牢裡。

福音傳到撒馬利亞

8:4 那些分散的信徒到各地傳福音。
8:5 腓利撒馬利亞去,向當地的人宣講基督的事。
8:6 群眾都聚精會神地聽腓利所說的話。他們一邊聽,一邊觀看他所行的神蹟。
8:7 有許多人被汙靈附著,那些汙靈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跛腳的也都獲得醫治。
8:8 撒馬利亞城裡充滿著喜樂。
8:9 有一個人,名叫西門,他的邪術曾經在撒馬利亞居民中造成轟動。他也自以為了不起;
8:10 城裡各階層的人都留心聽他的話。大家說:「這個人有上帝的能力,是『大能者』。」
8:11 因為他長久用邪術迷惑他們,所以他們聽從他。
8:12 但是,當他們信了腓利所傳關於上帝主權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時,男男女女都接受了洗禮。
8:13 西門自己也相信了;他受洗後常常跟腓利在一起,看見腓利所行的大異能和神蹟,覺得很驚奇。
8:14 耶路撒冷的使徒聽見撒馬利亞人領受了上帝的信息,就派彼得約翰到他們那裡去。
8:15 兩人一到,就替信徒們禱告,要使他們領受聖靈。
8:16 因為當時聖靈還沒有臨到他們當中的任何人;他們只是奉主耶穌的名接受洗禮。
8:17 於是彼得約翰給他們按手,他們就領受了聖靈。
8:18 西門看見使徒所按手的人都領受了聖靈,就拿錢給使徒,
8:19 說:「請把這能力也給我,使我替誰按手,誰就領受聖靈。」
8:20 彼得卻對他說:「你跟你的金錢一起滅亡吧!你居然妄想能夠用錢買上帝的恩賜!
8:21 你在我們的工作上沒有份;因為在上帝面前,你的心術不正。
8:22 所以,你要悔改,離棄邪惡,祈求主赦免你心中這種意念。
8:23 我看出你正在啃著嫉妒的苦果,作罪的囚徒。」
8:24 西門彼得約翰說:「請你們為我向主祈求,使你們所說的這事不至於發生在我身上。」
8:25 彼得約翰在那裡作了見證,宣講主的信息,然後回耶路撒冷去。歸途中,他們在撒馬利亞的許多村鎮傳福音。

腓利和衣索匹亞的太監

8:26 有主的一個天使告訴腓利:「你動身向南走,到那條從耶路撒冷通往迦薩的路上去。」(這條路已經荒廢了。)
8:27 腓利就動身前往。在途中,他遇見一個衣索匹亞的太監。這個人是一位高級官員,在衣索匹亞女王甘大基手下經管財務。他上耶路撒冷去敬拜上帝;歸途中,他坐在自己的馬車上誦讀先知以賽亞的書。
8:28 併於上節
8:29 聖靈對腓利說:「你過去,靠近那車子走。」
8:30 腓利跑過去,聽見太監正在誦讀先知以賽亞的書,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明白嗎?」
8:31 他回答:「除非有人開導,我怎能明白呢?」於是他邀請腓利上車,跟他坐在一起。
8:32 他所誦讀的那一段經文是:
他像一隻被牽去屠宰的羊,
像一隻在剪毛人手下的羔羊默默無聲;
同樣,他也一言不發。

8:33 他忍受恥辱;
沒有人替他主持正義,
也沒有人能指出他的世系,
因為他在世上的生命已到了盡頭。

8:34 太監問腓利:「請指教我,先知這段話是指著誰說的?是指他自己呢,還是指著別人?」
8:35 腓利就開口,從這一段經文開始,向他講解關於耶穌的福音。
8:36 他們經過一個地方,路旁有水,太監說:「這裡有水,我不就可以在這裡接受洗禮嗎?」
8:37 (有些古卷加37節「腓利對他說:『你如果真心相信,就可以接受洗禮。』他回答:『我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
8:38 太監就吩咐停車;腓利跟他一同下到水裡,為他施行洗禮。
8:39 他們從水裡上來的時候,主的靈把腓利帶走;太監就不再看見他了。他繼續趕路,滿心快樂。
8: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一帶地方,在各村鎮宣講福音,直到他來到凱撒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