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炫耀、大吹大擂
l
耶穌強調的詞語:隱密(第4、6節)、別讓人看出
l
進到內室(第6節)à耶穌的標準似乎太高
l
召會的禱告,採取大聲呼喊的方式,有時候令人驚嚇
l
禁食的意義:焦點是要我們放在內在
l
禱告:是要我們在這當中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
l
主禱文:「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l
台灣的金權政治。地方派系和宮廟及黑道結合在一起。那些地方政治人物拜拜,都是偽善的舉動。
l
民主政治有其一體兩面,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治。
l
有些宗教人士大聲為善的對象是要給誰看?給眾人,還是上帝?
l
美國近日最高法院通過解釋文,再度將墮胎權力交給各州,形同人權的倒退。值得批評的是,這些「反墮胎」的「支持生命」(pro-life)人士,採取的是雙重標準。他們關心所謂胎兒的「生命權」,值得討論的是,他們是否也關注這些嬰兒出生之後直到其成年期間,是否在生活上有受到良好的照顧。教會人士和組織,又在美國社會對於這些弱勢者扮演何種角色?這是那些反墮胎的宗教人士必須思考的。
l
英國聖公會的基督教倫理學家Samuel Wells提出的思考:教會要如何協助或回應「支持生命」(pro-life)這派主張後續的相關照顧等作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l
在美國,關於教會界對墮胎問題的觀點,較為複雜。天主教傳統比較強調「社會正義」,所以即使在反對墮胎權,也會注意對嬰兒的照顧問題。基督教各宗派,除了自由派支持墮胎權之外,保守教派反墮胎,則比較沒有相關的社會正義論述或作法。
l
討好型的人,其實就是一種「偽善的人」,這類人做事看的是他人的肯定,總是在滿足他人的肯定和要求,卻失去了自己。必須思考這樣的區分:文化價值vs.信仰價值。
l
政治人物都是偽善的人。
l
當基督徒並非因為自己很好,而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因此,這是我們需要上帝的原因。
l
有些基督徒認為自己和上帝站在一起,就替上帝代言。會陷入「自以為義」的危機。
l
值得思考的問題:耶穌談這些問題(施捨、禱告、禁食等),是否跟當時的政治局勢有所關連?
l
這裡的問題展現了人類在信仰當中的一種「內在焦慮」,這種焦慮,從個人層面,推展到了群體的和政治的層面。可以思考:耶穌所說的「大使命」是什麼?《馬太福音》在納粹時期,曾被當成是「反猶主義」(anti-Semitism)的文本來讀。然而,我們今日可以思考:或許《馬太福音》在挑戰的對象是,自以為是的猶太人,自以為得到救贖。(法利賽人情節)
l
7:21:耶穌強調,不是叫主的人,都能夠進入天國。
l
當時的猶太社會,人們內心沒有真正的慈愛,行善的作為,通常都是出於一種外在的表演。所以,這裡耶穌要批判的,就是這種流於表象、沒有內在心靈動機的虛浮行善作為。
l
法利賽人既是宗教人士,也是政治人士。稱其偽善,是因為他們「做一分、說十分」。耶穌在這裡要提醒猶太人:做人要實在。
l
耶穌想強調,人們做事情,會有內在痛苦,是正確的,不必要妄想得到獎賞。
l
個人經驗和故事分享1:在加拿大蒙特婁讀大學時的經驗。附近常遇到比較貧窮的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的文化強調一種「分享的集體文化」,所謂的「家」是一種「室外」的經驗。有一次,A給了愛斯基摩人2元加幣之後,對方回答她:「你是我的天使。」當下,A的感受是:「不是他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他。」「上帝給予我們行善的機會,使我們有機會跟上帝連結。使我們的生命豐富。」「能夠行善,是一種恩典。」
l
個人經驗和故事分享2:B曾有生命破碎的經歷,於是若看見生命破碎有需要陪伴的人,會盡己所能陪伴。在幾次陪伴對方談話,並逐漸尋找自己的同時,B發現:「在陪伴他人的過程中,雖然非常耗費心神、非常疲累。但最終也從陪伴對方中,看見自己的心靈。陪伴他人的過程,並非只是助人,而同時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愛不是一條直線前進的道路,而是一條既有喜悅、伴隨著艱辛與疲累、同時又能夠探索自我的朝聖之旅。」
l
「賜給我們所需的飲食」à在耶穌的時代,很多人吃不飽。
l
「禁食」的宗教意義:
n
「新教」主流並不強烈支持「禁食」。但現在新教也有牧師偶爾會禁食禱告。
n
「聖公會」有「禁食」的傳統。
n
「東正教會」國家也有禁食的傳統。例如:羅馬尼亞。
l
宗教改革時期有爭辯:禁食到底是「自主」還是「被迫」?禁食背後的信仰意義在於:我們的生命來自於上帝,終究要歸於塵土。禁食的目的是要讓人了解,生命的源頭到底來自哪裡。附帶一提,禁食只有在尊重生命權的國家是有意義的。
l
耶穌之後,其學生對於「禁食」基本上可分為兩派。其中一派強調:刻苦己身,即可成聖。另一派則強調:理性思維,無需禁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