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處境查經班第58次 2018//11/10 (六) 14:00-16:00@教會公報社
協調人:仲寬 記錄:哲道 領詩:仲寬 聖詩478首《疼痛上帝‧和平人君》
經文:創世記第36章
以掃的後代( 代上1:34-37)
1 以下記載的是以掃的後代;以掃的另一名字叫以東。
2 以掃跟好幾個迦南女子結婚;他娶了赫人以倫的女兒亞大,希未人祭便的孫女─亞拿的女兒阿何利巴瑪,
3 以實瑪利的女兒─尼拜約的妹妹芭實抹。
4 亞大生以利法;芭實抹生流珥;
5 阿何利巴瑪生耶烏施、雅蘭、可拉。以掃這些兒子都是在迦南出生的。
6 以掃帶他的妻妾、兒女,和他家裏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牛羊和在迦南的財物,離開他弟弟雅各,往別的地方去了。
7 因為他們兩家有很多牛羊和許多財物,他們住的那塊土地容納不下他們,不能住在一起,以掃就離開那地方,
8 去住在以東的山區。
9 以下是以東人的祖先以掃的後代:
10 以掃的妻子亞大生一個兒子,叫以利法。以利法生五個兒子,就是提幔、阿抹、洗玻、迦坦、基納斯。以利法的妾亭納生一個兒子,叫亞瑪力。以掃的妻子芭實抹生一個兒子,叫流珥。流珥生四個兒子,就是拿哈、謝拉、沙瑪、米撒。
(11-13 併於上節)
14 以掃的妻子阿何利巴瑪是祭便的孫女─亞拿的女兒;她給以掃生了三個兒子,就是耶烏施、雅蘭、可拉。
15 以下是以掃後代的支族。以掃的長子以利法是提幔、阿抹、洗玻、基納斯、
16 可拉、迦坦、亞瑪力等各支族的祖先。以上這些支族都是以掃的妻子亞大的後代。
17 以掃的兒子流珥是拿哈、謝拉、沙瑪、米撒等各支族的祖先。以上這些支族都是以掃的妻子芭實抹的後代。
18 耶烏施、雅蘭、可拉各支族是以掃的妻子─亞拿的女兒阿何利巴瑪的後代。
19 這些支族都是以掃的後代。
西珥的後代( 代上1:38-42)
20 以東地區原先住民的祖先都是何利人西珥的後代。他們是羅坍、朔巴、祭便、亞拿、底順、以察、底珊。(21 併於上節)
22 羅坍是何利、希幔兩宗族的祖先。羅坍有一個妹妹叫亭納。
23 朔巴是亞勒文、瑪拿轄、以巴錄、示玻、阿南各宗族的祖先。
24 祭便有兩個兒子,就是亞雅和亞拿。(當年在曠野替父親放驢,找到溫泉的,就是這個亞拿。)
25 亞拿是底順的父親;底順是欣但、伊是班、益蘭、基蘭各宗族的祖先。亞拿有一個女兒叫阿何利巴瑪。(26 併於上節)
27 以察是辟罕、撒番、亞干各宗族的祖先。
28 底珊是烏斯和亞蘭兩宗族的祖先。
29 以下是在以東地區何利人的各支族:羅坍、朔巴、祭便、亞拿、底順、以察、底珊。( 30 併於上節)
以東諸王(代上1:43-54)
31 以色列沒有君王以前,下列諸王相繼統治以東:比珥的兒子比拉,建都亭哈巴波斯拉人謝拉的兒子約巴提幔地區的戶珊比達的兒子哈達,建都亞未得(他在摩押戰役擊敗了米甸)瑪士利加人桑拉
大河邊的利河伯人少羅亞革波的兒子巴勒‧哈南哈達建都巴烏(他的妻子米希她別是瑪特列的女兒─米‧薩合的孫女)
(32 -39併於上節)
40 以掃是亭納、亞勒瓦、耶帖、阿何利巴瑪、以拉、比嫩、基納斯、提幔、米比薩、瑪基疊、以蘭等以東各支族的祖先。各支族居住的地區按各支族的名字命名。(41-43 併於上節)
參加人: 榮輝、仲寬、信儀、路得、孟玟、彥安、哲道
一、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人、事、時、地、物…)?(10分鐘)。
(人)以掃(另一名字叫以東)、以掃的三位太太(亞大、阿何利巴瑪、芭實抹)、以掃的後代們、以東地區原先住民的祖先、以東諸王。
(事)以掃帶他的妻妾、兒女,和他家裏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牛羊和在迦南的財物,離開他弟弟雅各,往以東去。
(地)迦南、以東、以東諸王的首都。
(物)以掃所有的牛羊和財物。
二、第6節提到以掃離開迦南前往西珥山,在這裡「離開」的意義是什麼?「離開」對我們有何啟示?(20分鐘)
l 資源有限、文化禮俗不同容易發生衝突,因此必須「離開」向外尋找資源。
l 各自獨立分開有時是好事,才能夠保有各自的空間,讓各自得到發展。
l 離開是成長的開始。
l 離開是一種訓練。
l 離開是開枝散葉。
l 離開是勇於冒險,有能力的人才能離開。
l 距離產生美感。
三、第12節提到亞瑪力,他是以掃的內孫,可是後來成為以色列人的敵人,這經文對你有何啟示?(20分鐘)
l 你的敵人就在你家裡。
l 若有四海之內皆兄弟就不會相爭。
l 親人為了競逐資源也會反目成仇。
l 基督信仰強調「愛」,亞瑪力和以色列為敵成為基督徒的警戒。
四、以掃的後裔很多,也有12支族,也有許多族長,也與其他種族通婚,後來有人也成為以東的王,這對你有什麼樣的啟示? (20分鐘)
l 有容乃大。
l 文化融合、多元、豐富、優生學。
五、以東的王依何種方式系統形成?古代的帝王通常以何種方式形成?若以現代的處境而言,你覺得現代應採用何種政治,才符合基督信仰價值? (20分鐘)
1. 以武力、比拳頭。
2. 成王敗寇。
3. 包容不同,分享彼此的看法和價值觀,從中歸納或產出新眼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