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創世記第13章@台北濟南教會

處境查經班@台北(2018.4.23)
協調者:林世鴻/黃春生
詩歌:第3首《亞伯蘭的上帝》
經文:創世記第13(現代中文譯本)
亞伯蘭帶著妻子和所有的一切離開埃及,往北走,進入迦南南部;羅得也跟他去。
亞伯蘭是富翁,擁有許多牲畜和金銀。
後來他離開那裏,漸漸向北遷移,接近伯特利。他回到伯特利和艾之間,就是他從前紮過營、
建了祭壇的地方;他就在那裏敬拜上主。
跟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擁有牛群、羊群,以及自己的家眷和奴隸。
他們兩家的牛群羊群太多,沒有夠大的地可以容納得下,
因此亞伯蘭的牧人跟羅得的牧人常常爭吵。(那時迦南人和比利洗人還住在那地方。)
於是,亞伯蘭對羅得說:「我們是至親,不可爭吵;你的牧人跟我的牧人也不可爭吵。
我們分手吧!這一大片土地在你眼前,你選右邊,我就選左邊;你選左邊,我就選右邊。」
10 羅得向四周觀看,看見約旦谷一直伸展到瑣珥的整個平原;這平原水源充足,好像伊甸園(「伊甸園」:希伯來文是「上主的園子」。),又像埃及的土地;(那時上主還沒有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
11 於是羅得選了約旦谷的那一片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兩人就這樣分手了。
12 亞伯蘭住在迦南;羅得住在河谷平原的城鎮,終於在所多瑪附近紮營。
13 所多瑪人邪惡,他們大大得罪上主。 
14 羅得離開以後,上主對亞伯蘭說:「你要從你所站的地方向東、西、南、北四周觀看。
15 我要把你所看見的這片土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子孫;這片土地要永遠歸屬你們。
16 我要使你的子孫多到沒有人能夠計算;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子孫。
17 起來!你去走遍整片土地;我要把它賜給你。」
18 於是亞伯蘭收拾帳棚,遷到希伯崙,在幔利的聖樹附近住下來;他在那裏為上主建造了一座祭壇。

成員:曾加力、劉夏泱、羅貫倫、王苡儒、林世鴻、蔡丁貴、李騰軒、柯怡政、黃春生
問題討論:
一、在經文中,您看到哪些人事物,有哪個描述特別有感?(分組10分鐘)


二、亞伯蘭、羅得為何分手?如何處理分手的問題?(分組10分鐘)
應以大服事小
給予弱勢者
布農族狩獵:肥嫩的給耆老
絕對公平:一人切蛋糕,另一人選蛋糕。均衡分割(proportional division)

三、亞伯蘭、羅得各自的選擇為何?有何意義?(分組10分鐘,全體20分鐘)
羅得:理性的正常人之選擇,選擇條件好的
不同層次的選擇:亞伯蘭將第一選擇權給予姪子,比較不會爭吵,自己可以比較能夠應付環境的不確定性。選擇放棄選擇。
選擇價值(關係)勝過選擇價格(物質)。
Maslow需求理論
若不是上帝所賜,人所爭求的就歸於空空
新的誡命:愛人、愛上帝

四、亞伯蘭為何建立「祭壇」?我可以進行什麼行動?(全體30分鐘)
選擇與上帝建立關係
「燈塔」、「神性」
苦難中的吶喊:我的上帝,你在哪?(十字架的吶喊)
祭壇:標示曾經遇到的苦難經驗。「渡過難關」,回憶上帝的帶領。
為何在埃及軟弱時,沒有建造祭壇?
祭壇:與上帝建立關係。豐富與滿足。
如何讓人民知道上帝的存在?
直接傳洗禮,還是與人民站在一起「做神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