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13:1-9
時間:2017.7.31(一)
查經班:6:30pm
百合詩班:8:30pm
總協調者:鄭國忠牧師
特別報告:台北公義行動教會(二二八公園),八月開始主日下午4:00開始華語禮拜。
特別報告:余杰《卑賤的中國人》新書發表會
◆主題:從劉曉波之死看中國文化的野蠻與卑賤--《卑賤的中國人》新書發表會
◆主講:余杰(旅美華裔人權作家、劉曉波摯友、《零八憲章》起草人之一)
◆主講:余杰(旅美華裔人權作家、劉曉波摯友、《零八憲章》起草人之一)
◆時間:8/5(六)下午2:00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 金石生活學堂
100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19號(與衡陽路交叉口)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 金石生活學堂
100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19號(與衡陽路交叉口)
特別報告:「神學禮拜日」8/6(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
◆主題:當跑的路才剛剛開始
~我的見證及中國基督信仰的興起
◆主講:余杰(旅美華裔人權作家、劉曉波摯友、《零八憲章》起草人之一)
◆時間:8/6(日)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地點: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特別報告:人權宣言四十周年
【人權宣言四十周年感恩禮拜】
1977年在台灣國際局勢危急時,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迄今40年。特別舉行「人權宣言四十周年感恩禮拜」及「新而獨立的國家座談會」,歡迎兄姐參加
◆時間:8/13(日)下午2:00-3:15
◆地點: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地點: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新而獨立的國家座談會】
◎與談人:
1.許世楷博士,前駐日大使
2.許慶雄博士,前台灣憲法學會理事長
3.沈清楷博士,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4.王崇堯牧師,台南神學院院長
◎主持人:彭文正教授
◆時間:8/13(日)下午3:30-5:30
◆地點: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地點: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詩歌吟唱:
祈禱:總協調者
朗讀經文:路加福音13:1-9
The CBS’ Sandwich:See – Judge – Act
第一組:英徹、紹綱、辣媽、聖文、智方、誼安、承翰
第二組:
第三組:劉斐雲、張俊彥、林世鴻、羅貫倫、黃浩然、詩曼、羂婷
問題一、從這段經文,你看到了什麼?(三人一組,全組回應)(10分鐘)
第一組:
1.耶穌與加利利人
2.比拉多
3.園丁、種無花果樹的人
4.被壓死的18個人
5.西羅亞塔、耶路撒冷
6.葡萄園、無花果樹及肥料
7.向上帝獻計之比拉多人被殺
8.開頭的「那裏有人」是哪些人?
9.不悔改就會滅亡
10.找不到無花果的人
第二組:
第三組:
.被殺死的加利利人
.耶穌
.價值觀、悔改
.應報觀念-罪有應得
.事件:西亞羅塔倒塌造成18人死亡
.「白佔土地」
.比喻:葡萄園中種無花果樹
.自以為義
.不結果可能遭砍(園主等待三年,園丁請求寬容一年)
問題二、想像一下,為何有人要告訴耶穌,有些加利利人在獻祭的時候被彼拉多殺害?他們想要知道什麼?(全組進行)(15分鐘)
(延伸思考:災難臨頭是因為這些人更有罪嗎?87水災小林村遭滅村、921大地震、台南大地震…)
(延伸思考:災難臨頭是因為這些人更有罪嗎?87水災小林村遭滅村、921大地震、台南大地震…)
第一組:
1.或許那些人已經有罪,就以加利利人為例子試探耶穌,看耶穌會如何處理
2.以當時的社會背景判斷,可能是殺一儆猴作警示,告訴猶太人不要搞獨立
3.試探耶穌怎樣的贖罪獻祭方式才是他所喜悅的,方可不死於非命
第二組:
第三組:
.獻祭是宗教活動,被彼拉多殺害則是受政治勢力迫害
.可能是要挖洞給耶穌跳,設計讓耶穌批評彼拉多或是說出被認為是褻瀆神的話
.罪和死於非命的關聯?可能:(1)出於傳統觀念,而想質疑耶穌對於罪和審判的看法;(2)真的想知道為何敬拜上帝的人仍受災害
問題三、從耶穌講的無花果樹的比喻,你認為耶穌在表達什麼?(三人一組,全組回應)(20分)
第一組:
1.若犯了罪卻遲遲不悔改,會得到報應
2.有時求問耶穌,並不會立刻得到回應,如三年無結果的無花果樹
3.我們平常所求的事是耶穌所喜悅的事還是我們自己的私慾
4.年產的無花果樹三年沒有結果的確是很離奇
5.猶太人律法上記載,無花果種的果子第三年不能吃;第四年要獻祭;第五年才能自己吃,第六年沒有結果了是不是應該砍掉,如同不改的罪惡
6.在葡萄園裡種無花果樹可意謂著:a.在不對的環境種植 b.凸顯無花果樹的珍貴
第二組:
第三組:
.耶穌藉比喻警告眾人:勿以為沒有遭受災害就沒有罪
.好好的無花果樹,因不結果子,就面臨可能被砍的危機;園主指上帝,園丁是耶穌
.要悔改才能真正結果子。表面上的善行,若非出於悔改,所出的仍不是果子。
.耶穌所表達的「死亡」,超脫了肉體上的死;無花果樹被「砍了」,指涉的是神、人間關係的隔絕。
.園丁的「寬容」,表明基督的恩典
問題四、這段經文對於今天的教會提供了什麼意義或反省?(三人一組,全組進行)(20分)
第一組:
1.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牧師貪汙案
2.教會存亡維繫於教會應盡的職責
3.不要害怕捍衛真理所發生的衝突
4.只有上帝自己能斷定人們的罪,而教會不能絕對的妄下自己的定論;而是該反思自己本身有沒有做好
5.無花果如同我們基督徒,提醒我們多結善果
6.因天災過世的人很倒楣,若是因前人的破壞,也不應該造成許多人的無辜
第二組:
第三組:
.檢討部分教會、基督徒的應報觀
.幫助受害者時的心態:是否先定罪了?
.思考赦罪和醫治間的關聯(過去曾討論過的經文)
.對於「白佔土地」的反省:教會是否空擁有龐大資源卻無作為?教會也應「結果子」:應具有公義、仁愛的功能
問題五、面對多元宗教的台灣社會,如何展開對話?(全組進行)(20分鐘)
-參加處境查經班
-對沒有參加過教會經驗者(有對話的困難)
-即便是信了“基督教”不等於“認識基督教”
(可能因為家庭、文化、傳統…)
-教會自以為掌握了詮釋聖經的能力
-信仰應當有“包容”
-教會對“宣教”及“福音”狹隘的理解( 以為發傳單、茶會…)
-教會自以為擁有文明真理…是天堂的看門人
-態度:若追求的僅僅只是表象…覺得自己是基督徒,就真的了解基督教嗎?(內省)在對話之前,我們是否願意去了解我們對話的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