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台中處境查經班協調者訓練會

台中處境查經班協調者訓練會
2017.9.30(六)2:00-5:00pm



一、利賽人、經學教師也「唯獨聖經」?
● Judges 5:30  “a woman or two for each man”(NIV)
士師記 5:30一個兵士分得一個或兩個女人」(現代中文譯本)

我可以殺我的敵人和敵人的家人嗎?
詩篇137:8-9「巴比倫哪,你要被毀滅;照著你加給我們的殘暴報復你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詩篇139:21-22 上主啊,我多麼恨惡憎恨你的人!我多麼厭惡背叛你的人!我深深恨惡他們;我把他們當作仇敵。 

聖經是上帝的話嗎?
新約、舊約哪一個重要?哪一卷經卷重要?

為何耶穌要「成全」律法?
馬太福音5:43-44「你們又聽過這樣的教訓說:『愛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敵。』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
「安息日」的批判

耶穌成全律法的下場如何?離經叛道
以弗所書2:14「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

二、教會為何鑄成大錯?歷史是否還會重演?
希特勒也是民選,納粹也是教會支持
19331112日投票率95.30%,得票率92.11%

獵女巫、宗教裁判所、蓄奴、種族隔離、種族主義

大韓耶穌教長老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Korea, PCK,統合)
韓國基督教長老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PROK, 合同)

三、上帝的「俯就」(accommodation)
約翰加爾文(John Clavin):上帝對我們「俯就」(accommodation):祂用我們能理解的語言,在每個時代中來啟示、介紹自己。
(John Calvin, Comm. Isaiah 6:1 , Vol.VII, 200.)

聖經「向」我們表明上帝的啟示;而耶穌「是」上帝的啟示。
對基督徒來說,耶穌的啟示會批判聖經及其他的啟示。

任何產生「有害產物」的教義就是異端——不管有沒有聖經文本去支持它。

與時俱進的認識上帝的話語

四、《處境查經法》(Contextual Bible Study-CBS
拉丁美洲解放神學
南非、英國、蘇格蘭、歐洲
John Riches, What Is Contextual Bible Study? (London: SPCK, 2010)

南非神學家Gerald West:「在南非我們曾經發現聖經帶來死亡」

台灣2017:台北、台南、高雄、台中、花蓮

()處境查經法有六個面向(6C)
1. 社群(community),從底層處境來閱讀,研究聖經的目標是讓聖經道成肉身來救贖社群,使社群享有尊嚴及豐富。
2. 批判(criticality),從結構及制度來分析生命、社會及聖經處境下的各種面向,建構生命與聖經之間的對話。
3. 合作(collaboration),與社群的人一起理解及詮釋聖經,學習先知看出體制上的缺失,並致力改變使上帝國的特質得以彰顯出來。
4. 改變(change),與聖經不斷角力(32:24),在此過程中帶來真切、實體、制度上的改變,帶出自我、教會及社會的改變(不同於著重個人救贖的神學觀點)
5. 處境(context),是由個人、社會及聖經文本的經濟、文化、政治、宗教層面交互堆疊而成。處境是動態的,也是神學的起源。
6. 抗辯(contestation),聖經本身富含生命的力量,然而聖經也常被用來壓迫弱勢並驅使他們走向死亡。處境化聖經研究在解放的亮光中跟賦予生命的上帝一起對抗招致死亡的壓迫。

()處境查經法的路徑:觀看判斷行動(See-Judge-Act)
1. 觀看:經文中的人事物,通過貧窮、勞工、弱勢,底層邊緣人的社群處境來觀看聖經。
2. 判斷:透過經文和敞開的對話判斷聖經時代與今日處境。
嘗試提出:我們的處境是出自上帝嗎?若不是,那要如何呢?
3. 行動:如果這個處境不是上帝所允許的,如何透過行動來改變。

()誰可以參加處境查經班
任何人,越多元越好。基督徒、非基督徒;改革宗、靈恩派;高層、底層;貧、富。
打破同溫層
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多元的經驗,可豐富我們眼界。

()協調者的角色協調小組
1. 創造一個可以充分交談的無壓力空間,寬容、尊重、無威脅的氣氛是必要的。鼓勵聆聽和分享時要彼此尊重。勸阻爭論、攻擊或衝突。指引主題,不要離題太遠,並避免由一名或少數組員支配。不強加個人的詮釋或問題在他人之上。
2. 協調員可以二人帶領一組,互相支援和提醒。
3. 控制時間,可請一位參與者擔任計時員提醒大家。
4. 協調者是中介者,非指導者,他的目的是帶領組員進入更寬廣自由的視野,並檢視自己的信仰和上帝的關係。
5. 幫助小組辨別實際和共同的行動,為自身和身邊的人帶來更多的助益。

()協調者該做什麼預備?
1. 場地、用具(大圖、白板筆)
2. 選擇經文:經文版本只列一種即可
3. 講義:經文、問題設計
4. 時間分配、參與的人
5. 如何分組:目前以「報數」臨時分組,盡量不同多元背景
6. 小組分享:讓每個人都可以分享,3-5人中,一位協調者
7. 小組開始:簡單自我介紹,尊重、溫暖、空間
8. 記錄者:僅重點、摘要

五、實務操作:
聖經:路加福音14:12-24(現代中文譯本)
12 耶穌又對宴請他的主人說:「你招待午飯或晚餐的時候,不要邀請你的朋友、弟兄、親戚,或是富有的鄰居,恐怕他們要回請你,還了你的人情。
13 你要請客,就請那些貧窮的、殘疾的、跛腳的、失明的;
14 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那些人無力報答你。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上帝要親自報答你。」
15 同席有一個人聽見了這些話,就對耶穌說:「能夠在上帝的國裏享受筵席的人多麼有福啊!」
16 耶穌對他說:「有人大開宴會,邀請了許多客人。
17 入席的時候,他差派僕人去向被請的客人說:『請來吧,一切都準備好了!』
18 可是他們開始一個一個地推辭。頭一個說:『我剛買了一塊地皮,不能不去看看。請原諒我,我不能來。』
19 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剛要去試一試。請原諒我,我不能奉陪。』
20 又有一個說:『我才結婚,實在無法分身。』
21 那僕人回去把這情形都報告給主人。這家的主人非常惱怒,就對僕人說:『趕快出去,到城裏的大街小巷,把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都帶進來。』
22 不久,僕人來回話說:『主人,你所吩咐的已經辦好了,可是還有許多空位呢!』
23 主人就對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裏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那些先前所邀請的人絕不能享受我的筵席!」 

問題一、從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分組討論5分鐘)

問題二、「人的宴席」與「上帝國的宴席」有哪些不同之處?
(分組討論5分鐘)

問題三、 你認為耶穌設這比喻的目的是什麼?
(分組討論5分鐘,全體回應20分鐘)


問題四、在今日的處境下,如果你是主人,通過耶穌的比喻,你願意接納什麼人進入你的宴席?(全體討論20分鐘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路加福音18:35-43

詩歌吟唱:聖詩72首《耶穌,阮佇叨位尋祢》( Jesus, where can we find you?)
經文:路加福音18:35-43
18:35耶穌來到靠近耶利哥的地方,有一個盲人坐在路旁討飯。
18:36 他聽見群眾經過,就查問是甚麼事。
18:37 有人告訴他:「拿撒勒的耶穌正經過這裏。」
18:38 他就呼喊:「大衛之子耶穌啊,可憐我吧!」
18:39 在他前頭走的人責備他,叫他不要作聲。他卻更大聲地喊叫:「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吧!」
18:40 於是耶穌站住,吩咐把盲人帶到他面前來。他近前的時候,耶穌問他:
18:41 「你要我為你做甚麼?」 他回答:「主啊,我要能看見!」
18:42 耶穌對他說:「你就看見吧!你的信心治好你了。」
18:43 盲人立刻能看見,就跟隨了耶穌,一路頌讚上帝。群眾看見這事,也都頌讚上帝。

第一組:陳敬元、謝承翰、李信仁、黃春生
第二組:柯怡政、李騰軒、廖斌洲、林世鴻

問題一、從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分組討論10分鐘)
經文的鑰字(keywords)、鑰詞(key terms),人、事、物
第一組:
人:耶穌、盲人、群眾、叫住盲人的人、大衛之子
事:信心
行動:盲人求耶穌醫治,醫治後跟隨並讚美上帝
第二組:
大衛、大衛之子、盲人、拿撒勒、耶利哥、可憐我、群眾、我要能看見、信心、責備、頌讚上帝

問題二、盲人得知耶穌經過,為何反應如此激烈?(分組討論10分鐘)
第一組:
突破傳統、越發聲
第二組:
翻身的機會、醫治、耶穌盛名遠播(耶粉)
盲人「看到」的耶穌是「大衛之子」
用激烈反應來吸引目光
群眾看到的耶穌是「拿撒勒的耶穌」,耶穌被矮化
「大衛之子」稱謂在當時有其意義

問題三、為何走在盲人前頭的人要責備這位盲人?(分組討論10分鐘)
第一組:
世俗眼光:框架、傳統價值束縛、需要有禮貌、禮教、命令服從權威
看輕:歧視盲人

第二組:
這裏沒有你(盲人)講話的餘地:盲人沒有地位
耶粉互相卡位:怕被搶去有利位置
沒有資格說話
以為是鬧場的人,需要制止
以為要破壞秩序
以為阻擋耶穌「趕行程」
不潔淨、討飯
群眾崇拜耶穌,因此阻擋盲人、乞丐親近耶穌

問題四、在當前處境下,誰是盲人?誰是命令噤聲者?
(報告10分鐘,全體討論30分鐘)
從耶穌底層人民眼光,以愛出發,來反思今日的處境


問題五、我們如何學習耶穌釋放今日處境下的「盲人」?
(小組討論10分鐘,全體討論30分鐘)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報告事項:
一、神學禮拜日:10/1()下午6:30「台語聖經翻譯史」蔡銘偉牧師主講
二、神學禮拜日:11/26()下午6:30「何謂傳福音?」潘邱郎牧師主講、陳思豪牧師與談

三、國際人權日特別聚會:12/10()下午3:00花亦芬教授演講、餐會、百合詩班音樂會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路加福音18:18-30

路加福音18:18-30
富足的官尋求永生之道 
(太 19:16-30;可 10:17-31)和合本
18:18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8:19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18: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18:21 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18:22 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18:23 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18:24 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的難哪!
18:25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
18:26 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18:27 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上帝卻能。」
18:28 彼得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
18: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上帝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
18:30 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總協調者:邱凱莉老師
吟唱聖詩:194 開我目睭互我看見
朗讀經文:華語一次、台語一次
第一組:邱凱莉、蔡丁貴、謝承翰、吳純瑜
第二組:林世鴻、李騰軒、黃春生、羅貫倫

問題討論:
1. 經文如何浮現在妳/你眼前?(畫面、場景、氛圍、人物、關鍵字…….等) 分組討論 15 min
第一組:駱駝、針孔、憂愁、不可能、變賣一切
刁難?標準太高
門徒沒信心
18:30的翻譯,看不懂,看不到永生
耶穌常勸人施捨
第二組:有錢的官/領導者/從小就遵守律法、耶穌/良善的夫子、猶太人、永生,無法達到耶穌的標準而憂愁,因為有錢而憂愁,群眾的疑問。彼得自我認為撇下自己跟隨耶穌。

2. 妳/你認同經文中的哪個角色?分組討論20min
第一組:
認同:官,社會責任、表現人性
認同:彼得,自己認為已經做到了
認同:聽見的人
第二組:認同與實踐是有差距的。
認同:「聽見的人」,這樣超高標準,誰達得到?耶穌的話似乎成為人的「藉口」。
認同:彼得,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在回應耶穌:「有嗎?是嗎?」
認同:有錢官、有名望、遵守律法,已超越宗教道德標準。但仍感生命有所匱乏。心中仍有不滿足的地方。

3. 妳/你認為主耶穌對富有的領袖的要求跟他的提問有何關聯?
全組討論20min

1.道德標準
2.耶穌要挑戰我們的眼光:尋求自我滿足,擴展到關懷底層人民的基本需要。道德標準,擴展至耶穌的標準。
3.變賣一切:階級可能會降級。
4.「官」(αρκον),政治人物,是否善用政治資源。有錢、有勢,很容易得意忘形、執著,但故事中的官,似乎還懂得「反思」。
5.「良善」,非道德觀,而是指有智慧的老師,或是指更高層次的「善」。
6.建立「新的關係」,

金錢並不能買到上帝國,地上的官位更無法使我們承接上帝國,而年輕也不是進入上帝國的條件。反而謙卑是追求上帝國應有的態度。看顧、分享給貧窮底層人民的態度,才能夠承接永生。

人有錢之後,最大的試探就是忘記上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生是在上帝國裡,而在上帝國更不是人可以藉著錢財、權勢可以換取的。人必須在上帝和世間的錢財、權勢之間做一個選擇。

4. 生命中可能有哪個部份過於富足以致於造成了缺乏?分組討論20min
第一組:
1.財產太多
2.偏鄉很窮,都市有錢
3.教會經常社經地位高擔任長老
4.經驗豐富,停止學習
5.舒適圈vs.跨出舒適圈
6.中資太多,阻礙獨立
7.還要獲取更多的心態
8.富足的人,將上帝的恩典物質化
9.受成功神學影響,看輕貧窮者,認為貧窮是沒有受到祝福

第二組:
1.富足可能造成生活中的「盲點」,自以為自己與上帝很親近,自以為靈性成熟。成功神學的影子?
2.「富足」帶來自滿,失去底層的眼光,失去憐憫、同情、同理。謙卑
3.「自我中心」、偏頗,不是「真富足」。
4.「真富足」:不是金錢、不是權勢、不是道德,而是能夠謙卑跟隨耶穌與照顧底層人民。

5. 這段經文對人的困境提供了什麼亮光?全組討論 15min
6. 如何在當代的台灣處境中實踐耶穌的教訓?全組討論 15min
需要有好的老師,像耶穌
要懂得反省
看見社會中不亮眼的底層人民
之前「不要做」壞事,進入「需要做」的層面
「變賣你一切所有的」:攔阻、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