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以賽亞書19-20@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台北濟南教會
2021.6.28(一)晚7:00 
協調者:黃春生、Savi
聖經:以賽亞書19-20章
上帝要懲罰埃及
19:1 以下是有關埃及的信息。 上主駕著快速的雲朵到埃及來。埃及的偶像在他面前顫抖;埃及的人民喪失了勇氣。
19:2 上主說:「我要在埃及引起內戰,使兄弟打兄弟,鄰舍打鄰舍,城跟城作戰,王跟王爭權。
19:3 我要使埃及人的計謀失效,人民的鬥志喪失。他們只得向偶像求援,向巫師、算命先生,和鬼魂求助。
19:4 我要把埃及人交給一個暴君,一個殘酷的王,使他統治他們。我─至高的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宣佈了。」
19:5 尼羅河的水將低落,水流乾涸。
19:6 河流因乾涸而發出臭味,蘆葦和燈心草將枯萎;
19:7 尼羅河兩岸的農作物乾死,被風吹散。
19:8 尼羅河旁靠打魚為生的人都要哀哭;他們的魚竿和魚網毫無用處。
19:9 紡麻紗和織棉布的人都要失望;
19:10 紡織的人和其他匠人紛紛破產。
19:11 瑣安城的領袖都非常愚蠢。埃及最聰明的人也沒甚麼好主意。他們怎敢在國王面前自稱是古代學者和君王的繼承人?
19:12 埃及王啊,你那些聰明的顧問哪裏去了呢?也許他們可以告訴你,上主─萬軍的統帥對埃及有甚麼計劃。
19:13 瑣安孟斐斯的首領都很笨,他們應該領導國家,但是他們領錯了路。
19:14 上主使他們出了糊塗主意,以致埃及所做的一切都錯了;國家動盪不定,像一個喝醉了酒的人,滑跌在自己吐出來的穢物上。
19:15 埃及,無論是富有的、貧窮的、高貴的、低賤的,沒有一個有用。 
埃及將敬拜上主 

19:16 到那時候,埃及的男人要膽怯得像女孩子一樣。他們看見上主舉起手來懲罰他們,就都戰兢恐懼。
19:17 埃及人一想到上主─萬軍統帥怎樣擺佈他們的命運,就都懼怕猶大國。
19:18 那日子一到,埃及的五大城市都要講希伯來話。人民要奉上主─萬軍統帥的名宣誓。其中的一個城要稱為「太陽城」。
19:19 那日子一到,埃及將有一座為上主建造的祭壇;埃及的邊疆將有為上主豎立的石柱。
19:20 這些都象徵上主─萬軍的統帥住在埃及人當中。當他們遭遇壓迫、向上主求助的時候,上主要差遣救星,一位衛護者來拯救他們。
19:21 上主要向埃及人顯示,使埃及人承認他,敬拜他,獻牲祭和供物給他。他們要在他面前還願。
19:22 上主要懲罰他們,也要醫治他們。他們要轉回,歸屬於他。他要聽他們的禱告,治愈他們。
19:23 那日子一到,埃及亞述之間將修築一條公路。兩國的人民來往旅行;他們要一同敬拜上主。
19:24 那日子一到,以色列將跟埃及亞述並駕齊驅;這三大國要使全世界人民蒙福。
19:25 上主─萬軍的統帥要賜福給她們,說:「埃及,我的子民;亞述,我的創作;以色列,我的選民;我要賜福給你們!」

赤身露體的先知
20:1 亞述皇帝撒珥根命令他的元帥攻擊非利士亞實突城。
20:2 這件事發生前三年,上主曾經命令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脫下他身上的麻衣和腳上的鞋子。他聽從上主的話,赤著身子,光著腳到處行走。
20:3 亞實突被攻下的時候,上主說:「我的僕人以賽亞已經赤著身子,光著腳行走三年;這就是要發生在埃及古實的事的預兆。」
20:4 亞述皇帝要從這兩個國家中擄去人民,剝光他們的衣服;那時候,無論老少,都要赤身露體,光著腳,使埃及蒙羞。
20:5 那些信賴古實和倚靠埃及的人要喪膽絕望。
20:6 那時候,住在非利士沿海的人要說:「看吧,我們所倚賴、要幫助我們抵抗亞述皇帝的人竟是這樣!我們還逃得了命嗎?」


下埃及首都:瑣安 (Zoan)
●Kh.San-el-Hager 廢墟,即是鎖安城,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東北部,靠近孟沙拉湖,在安城的東北約 105 公里,其附近有一名叫 San 的現代化村莊。瑣安可能即是古代的泰尼斯 Tanis,是一個有五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曾是下埃及的首都,在希克索時代改名叫愛華尼斯 Avaris,希克索人被逐出後,蘭塞王二世可能仍以此城為首都,此一重要城市一直繁榮到亞力山太城建成後,方日漸衰落。

【討論題目】
一、(觀察) 從這段經文中您觀察到什麼? (場景、氛圍、事件、關鍵詞…等)

l   領導者領錯路。可以思考世界處境:正如同上帝對於列國審判一樣,很多國家都會強大。但只要悔改,上帝會拯救我們。

l   以賽亞的時代,傳達出上帝對於周邊列國態度不同:上帝對於巴比倫深惡痛覺,但對於其他外邦,則是仍然想要施以拯救。

l   25節)錫安主義的色彩:那天,國都要來敬拜神。表達:上帝是普世、超越性的神,而不只是以色列的上帝。以色列人可能會認為自己是選民,但是這一節顯然是要提醒:埃及和亞述都是上帝的子民或創造。這裡所展現的是,儘管上帝會懲罰,但是只要他們悔改,上帝還是會拯救他們。

l   先知以賽亞脫光身體抗議三年,這種非暴力的抗爭方式,是非常強大的。當前的抗議似乎沒有這麼做。

l   「錫安主義」至少可分兩種:靈性的錫安主義,強調價值(誠實治理、公義價值)。政治的錫安主義,強調以色列不同於其他民族,作為上帝獨一的選民。à在這裡所表達的,應該是靈性的錫安主義,將重要的價值,分享到全世界去。

l   14章面對非利士人,顯示上帝要毀滅非利士人。但是到了今天的(賽19:25),顯示上帝最後仍要對其他民族施以拯救。引伸思考:現在面對中國,這個政權可能非常邪惡,可是有一天獨裁政權也會瓦解,回歸上主。




二、(判斷) 19:1-15 埃及政權衰敗的跡象與癥狀有哪些?埃及政權的衰亡可以關連到當今什麼處境? 給我們怎樣的提醒?

l   埃及面臨內部分裂。很多政權要崩潰的時候,問題都是內部來的,不是外部。內部可能分成不同派系,彼此傾軋,最後瓦解。

l   兩種觀點:中國就是埃及。另一種:中國比較像巴比倫,因為巴比倫在當時的世界當中,算是比較邪惡的。

l   埃及的社會制度在當時比較複雜,分工比較細。因為在《以賽亞書》這幾章讀下來,提到其他民族時,提到物的部分比較少,但是這兩章提到埃及,提到人的問題比較多。顯示,埃及在當時的文明程度比較高。此外,其他地方都沒有說要成立新的城市,但此處卻說要在埃及成立「太陽城」,這能也顯示當時的宗教有一定程度的融合。

l   大河乾枯,可能就顯示:城市文明已經崩塌了。

l   (第4節)埃及變成這樣,是因為有一個暴君。埃及有暴君,是上帝允許的,上帝有意透過暴君,來毀滅埃及。一個統治者,如果沒有價值,帶給百姓的不是祝福。(第15節)任何階級或背景的人,都沒有人能夠改變這個暴君的作為,因為君王至高無上。因此,這裡的重點在於:統治者如果不正義,苦的就是百姓。這不僅可以用在古代專制社會,也可應用到現代民主社會。

l   埃及國內有內戰、國內紛亂。若把埃及類比於當前的美國,美國的罪惡,都是來自於對於國內人的錯誤作為。由於國內公義程度不夠,使得壓迫都是針對內部。美國的威脅不是來自於外部,而是內部。放眼歷史,許多國家為何傾倒,是因為內部壓力,導致崩潰。

l   美國現在另有一個問題,就是「偶像崇拜」(cult),很多人崇拜特定領袖,包含宗教領袖。這些宗教領袖濫用人們對自己的信任,把信徒領向一個不正確的方向。人民會追隨這些假先知,是因為內心空虛和惶恐。在一個不穩定的年代,人們無法自己面對外在的不安,信心不足,於是把這些不安交給一個外在的權威來領導。政治上會出現威權領袖,主要就是因為無法處理內在不安。這裡經文的古埃及人民是如此,當前世界也是如此。

l   埃及內戰的結果,最後誰勝利?君王勝利,這是很諷刺的。民主國家的內戰是什麼?其實就是選舉,但是定期可以確保不容易出現邪惡政權,因為人民可以定期將領袖換掉。最近,菲律賓總統宣佈要競選下屆副總統(他已經不能再選總統了)。因此,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很清楚的核心價值,傾頹是早晚的事情。




三、(判斷) 19:16-25 埃及雖然經歷毀壞,但是,先知仍然傳達了怎樣的盼望信息?以賽亞先知如何在混亂的國際局勢中表達強大的信仰洞見?在混亂的局勢中保持對上主的信心是可能嗎?

l   後殖民神學:想像力是解放的開始。

l   很多中國民主派基督徒,具備非常好的民主思想,也不會把台灣硬要歸入中國的領土。可見,他們的思想是具備開放性的。由此可見,就如同這裡的埃及君王不公義一樣,關鍵在於統治者是否優良。

l   19:14)埃及的失敗,是來自於三個喝醉酒的人。這代表「自作自受」。當前西方提防中國崛起,其實都是習近平自己搞出來的,自作自受。這世界應該有一個規律,物極必反。中國過於囂張,就會帶來反作用力。

l   綠營內部現在的氣氛有點令人擔心:民族主義過強。一旦面對善意的批評,就被指稱作為中共的同路人,聽不進批判的聲音。這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這種力道過強,最後必然招致反作用力。

l   聖經學者認為第19章在談的是一種「開放性的錫安主義」。上主掌權,但他沒有只偏好以色列人,而是把其他民族都包容進來。因此,這是「包容性」(inclusive)、「多元性」(plural),而不是以民族為中心的錫安主義。

l   舊約聖經裡的處境和當代處境非常不同:以前不會認為要包容內部多元,但還是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就是「基本價值」。只有在這個基本價值的基礎上,才可以去追求其他多元的存在。簡言之,「一中有多」,一是核心價值。這個「一」,在現代就是「民主憲政法治」。

l   此處聖經的觀點:以色列作為核心,旁邊有亞述、埃及等其他民族。這是以猶太為中心的思想。可是,我們在聖經許多地方,卻也可以看到,很多聖經人物(大衛、耶穌)都曾跑到周邊的國家去逃亡或過活。這顯示,作者在寫這段經文時,內心是矛盾的。希西家王的時候,埃及希望和猶大聯合去打亞述,但是希西家王拒絕,最後希西家王被殺。這些複雜的恩怨情仇顯示民族之間關係的複雜性。作者這種複雜的心情,也可以映照出當年,台灣有很多流亡者,流亡到海外的不同國家。要思考一個關鍵問題:要如何讓猶大和周邊國家,都得到祝福?那個大家可以共同享有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四、(判斷) 20章 以賽亞先知如何用身體來傳達上主的信息?這樣的行動劇如何喚起人民的覺醒?如果您是以賽亞當時代的人,會如何看待這樣的行動劇?如果您被呼召去表演這樣的行動劇,您如何回應上主?

l   赤身露體的先知,可以對照(19:2)那裡。比喻:出來講真話,可能會面臨攻擊,導致體無完膚,付出極大的代價。

l   這在非洲女性當中,是常用的手法。肯亞有一位女性抗爭者Wangari Maathai用過(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ngari_Maathai),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Leymah Gbowee,後來成為賴比瑞亞(也是非洲)第一位女總統(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ymah_Gbowee)。南非在抗爭種族隔離政策的示威當中也用過。(參考: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may/05/south-africas-topless-protesters-are-fighting-shame-on-their-own-terms)非洲抗爭之所以使用這種手法去抗爭,是因為在非洲傳統當中,女性「赤身露體」是對對方的一種詛咒。女性作為弱勢者,用這種方式去反制。這些抗爭的女性,其實都被關起來或鞭打過,或遭到行刑。

l   在一般的抗爭當中,都是以男性為主的。但是在非洲,比起其他區域的女性,參與率是非常高的。

l   台灣的邦交國,大部分的獨裁程度都非常高。甘比亞在跟台灣有邦交時,是獨裁政權,但是民主化後就斷交了。南非也是同樣的狀況,和台灣有邦交時,都跟我們沒邦交。應該思考一個問題,跟台灣有關係的:為什麼都是獨裁政權?進步派或民主政權,通常都比較親近中國。

l   在非洲的統治者,如果會關心國民經濟社會生活的政權,都是比較進步政權。在外交上,都會選擇跟中國建交。

l   馬拉威的例子:在台灣唸書的馬拉威學生,都會比較親近台灣。民主價值確實會有影響,但可能要等30年以上他們才會掌權。

l   非洲女性抗爭,有其特殊文化脈絡。這是一個處於社會弱勢的女性,所能僅有的一種抗爭。

l   在台灣的脈絡裡面,有一位女性就是用這種激烈手段

l   香港的抗爭中,雨傘運動是講「和理非」,但2019的反送中運動當中,就出現「和理非非」。承受的邪惡愈大,使用的手法也就愈激烈。

l   凱道抗爭的原住民,抗爭至今已經兩年多了。




五、(行動) 今天的經文如何影響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 

l   有才能的人很容易被有權力的人迫害。真正有效的抗爭,通常是出其不意的。光著腳到處行走,應該是指,到處尋求幫助都沒有著落。

l   埃及內戰對台灣可以反思之處。台灣現代面對疫情,有很多不善意的批評,甚至引用中國大外宣的文章、農場新聞,都是假訊息。這對於防疫是非常不利的。我們要思考:如何找出一個大家共同的方法,在既能確保大家核心價值、又能有效有意義的對話?

l   好幾個層次的問題可以思考:台灣內部如何對話(可以允許一定程度的張力,但到底是什麼張力是可以容忍的?什麼張力是必須提防的)?如何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l   有很多記者,收錢寫新聞(甚至財源來自中國),這都是嚴重的問題。

l   對態度的建設性建議:盡量不要雙重標準:館長對於中共強烈反對。但是他有時候對於執政者會有批評,可是卻會遭到綠營網軍的攻擊。綠營網軍這就是很誇張的。必須要有一個標準:對於掌權者一定要抱持著監督的態度?遇到一件事情,一定要仔細觀察,不要妄下結論。不要急著替政治立場相同的人說話。

l   民族主義是小國對抗大國的一種概念。在現在21世紀,傳統式的民族主義(講求血緣),不會有人再信了。民族主義不是問題,但人民偶像崇拜才有問題。綠營內部可能現在已經沒有民族主義了,但是問題在於,很多人搞偶像崇拜。台灣當前必須強調:透過對於土地的認同,培養大家的凝聚力。

l   黎智英當初來台灣,給人的印象是不好的(因為蘋果日報搞腥羶色)。但是,從現在他對抗中共獨裁來看,他則留下了長久的好的精神象徵。(黎智英是天主教徒,是在1997之後受洗的)

l   民族主義在世界上不可能會消失,要思考的是:我們要如何去昇華它?

l   必須倡導的民族主義是「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如同Ernst Renan在〈何謂民族?〉裡說的:「民族就是每日的公民投票。」透過民主決定的方式,去創造群體、整個民族的認同,是一種由公民自己主動建構的民族主義。(參考:吳叡人:人間的條件——論台灣獨立之必要。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2902

l   被殖民的國家,很多弱者就是被民族主義壓迫的對象。所以會提出批判,像後殖民的女性主義者斯皮瓦克(Gayatri C. Spivak)對民族主義的批判就很猛烈。

l   提問:以賽亞到底有沒有喚醒一些人的覺醒?

l   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會有一個基本認知:新聞本身未必是正確的。我們都不知道這則新聞的真實性。現在很多媒體記者為了聲量,會創造出假新聞。所以,我們要判斷國際局勢的依據到底是什麼?




六、(行動) 今天的經文如何鼓舞我們塑造一個信仰群體,能幫助人能夠在混亂局勢中保持對上主的忠心?


l   「這三大國要使全世界人民蒙福」(19:24)具有鼓勵性。上主如何稱呼這三國?「埃及,我的子民;亞述,我的創作;以色列,我的選民;我要賜福給你們!」(19:25)這是人們在沮喪當中的盼望。

l   我們在討論核心價值的時候,即使大家價值不同,理性的人就會彼此尊重、聆聽和對話。

l   混亂的局勢,但我們被賦予了上帝形象的能力,我們可以跟上帝一起創造。

l   以賽亞赤身露體的故事,在以色列社會,被擄的人就要如此。思考猶大國,如果猶大跟埃及共組反亞述聯盟的時候,就會這樣。

l   我們這個危機和混亂的年代裡,可以有什麼信仰上的「盼望」?借用莫特曼神學的一點想法來思考:上帝介入歷史的方式,不是透過在遠處觀望、靜止不動,讓世界精神自己行走的方式。相反地,上帝讓人有自主性和能動性,透過「在他裡面」,主動創造歷史。面對不公義的世界,需要的是那些能夠活出上帝的生命,不與世界妥協、衝撞世界,主動參與創造、建構一個理想的世界。總結來說,「盼望」在於「行動中的盼望」,這行動是每個生命的行動。這些行動是什麼呢?集體層面,教會扮演先知角色,對公共議題提出建設性的見解,或主動參與有益的社會活動。個體層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有較大能力和權力的人,要善用自己的權力,做出正確和公義的事情;權力微弱者,從自己的生活做起,傳達正確的公民意識給身邊的人、勇於對錯誤的事情表達友善的批評,教育自己身邊的人,以及謙卑自省,與人對話,透過理解和對話,找到社會共同的基礎。

l   微小的行動能累積成巨大的改變 (Small chang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第19章 埃及在主前第八世紀一直是個分裂的國家。主前七四五年以後,亞述帝國在提格拉毘列色三世帶領下擴張版圖,威脅到埃及,因此導致了古實王皮安齊Pianky與沙巴卡Shabako的興起。主前七一二年,古實國王沙巴克Shebitku終於征服了下埃及,整個國家再次成為第二十五王朝的單一政權。

亞述皇帝撒珥根(主前七二一年至七○五年在位)攻擊亞實突城,是在主前七一一年。亞實突則是非利士人五個主要的城市之一。主前七一三年,亞實突背叛亞述,不再向亞述進貢,且參與鄰近小國和埃及聯盟來對抗亞述。主前七一一年,亞述皇帝撒珥根攻下亞實突,弭平叛亂。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B1%E4%BC%8A%E6%9B%BC%C2%B7%E5%8F%A4%E5%8D%9A%E8%96%8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ngari_Maathai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may/05/south-africas-topless-protesters-are-fighting-shame-on-their-own-terms

英文估狗 naked protest Africa.不只有以上三例

微小的行動能累積成巨大的改變 Small chang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以賽亞書17-18@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以賽亞書第17、18章)
時間:2021年6月21日(一)7:00pm 
地點:google meet 視訊 
協調者:鍾友全/柯怡政

聖詩第258首《請咱齊聲感謝上帝》,是交響樂之父海頓(Franz Joseph Haydn)的曲子(Haydn: Streichquattett, op. 76, no.3, Kaiserquartett, 2nd. Mvt.)
這首曲源自《皇帝弦樂四重奏》(Op. 76-3, Hob. III:77),是海頓到英國訪問,聽到英國國歌《天佑吾后》(God Save the Queen) 時,讓他充滿鄉愁,想為自己的祖國創作一首國歌。
1796年奧地利和法國開戰,更激發了海頓寫作國歌的豪情。海頓以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為基礎,寫下了奧地利國歌《天佑吾皇法蘭茲》(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此聖詩般歌詠的旋律,就像海頓虔誠向上帝祈求,願和平長存,生活喜樂。海頓對於這段旋律非常鐘愛,第二年,他再次改編這首奧國國歌為弦樂四重奏《皇帝》的第二樂章。
耐人尋味的是,這首奧地利國歌,二次大戰後一直到現在都為德國國歌,但是奧地利卻不再使用這首曲子為國歌。今天我們唱的聖詩第258首即出於此曲,曲調名稱還是AUSTRIAN HYMN。

聖經:以賽亞書第17、18章
上帝要懲罰敘利亞和以色列
17:1 以下是有關大馬士革的信息。上主說:「大馬士革將不再是一個城市;它要變為荒蕪的土堆。
17:2 敘利亞所有的城鎮將永遠荒涼( 「敘利亞……荒涼」是根據一古譯本,希伯來文是「亞羅珥的各城鎮被棄了」。),成為牛羊盤踞的地方,沒有人能趕走他們。
17:3 以色列將失掉屏障;大馬士革會喪失獨立。那些殘存的敘利亞人會像以色列人一樣受盡羞辱。我─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宣佈了。」
17:4 上主說:「日子快到了,以色列的榮耀就要終止;它要從富足變為貧窮。
17:5 以色列將像一塊收割過的田地,光禿禿地像利乏音谷剛收割過的田地。
17:6 以色列人中只有少數人存活;他們正像被摘過的橄欖樹,樹頂上只剩下兩三顆橄欖,下面的枝子上只剩下四、五顆。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這樣宣佈了。」
17:7 那日子一到,人要轉向創造主,向以色列神聖的上帝求救。
17:8 他們不再倚賴自己的手所造的祭壇,也不信任自己的傑作,就是那亞舍拉女神的柱子和燒香的祭壇。
17:9 那日子一到,防禦鞏固的城市將被放棄,成為廢墟,像希未人和亞摩利人( 「希未人和亞摩利人」是根據一古譯本,希伯來文是「森林和丘陵地帶」。)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丟棄了的城一樣。
17:10 以色列啊,你們已經忘記了那位拯救你們的上帝,他像堅固的巖石保護你們,你們反而為了要拜異國的偶像,開闢了所謂神聖花園。
17:11 即使在你們栽種的同一天它們就長苗開花,也不可能有收成。你們只有憂愁絕望罷了。 

敵國都被擊敗 
17:12 列強都騷動起來,像狂濤怒吼,像巨浪衝擊。
17:13 列強侵犯有如波浪;但是上帝阻止了它們,使它們退卻,像山谷風中的塵土,像旋風中被吹散的麥稭。
17:14 晚間它們叫人驚恐,第二天早晨卻無影無蹤。這是蹂躪劫奪我們土地的人所遭遇的命運。

上帝要懲罰古實
18:1 古實河流的那一邊有一塊地,那裏可聽到翅膀振動的響聲。
18:2 外交使節坐著蘆葦造的船,從那裏沿尼羅河下來。趕快回你們老家去吧,你們這些幹練的外交使節!帶信回到你們自己的地方─那被河流劃分之地,那強大的國家,那被全世界所畏懼,又高大又強壯的人民那裏去。
18:3 聽吧,地上所有的居民!要注意山頂上升起的旗幟!留心聽號角的響聲!
18:4 上主對我說:「我要默默地從天上俯視,正像收穫季節的露水和夏天照耀的陽光。
18:5 在葡萄還沒有收穫,正當花瓣掉落、葡萄將熟的時候,仇敵要摧毀古實,像快刀割下葡萄藤那麼容易。
18:6 他們兵士的屍首暴露在外,給飛禽走獸當食物;夏天有飛鳥來抓食,冬天有野獸來咀嚼。」
18:7 時候快到了,那被河流劃分之地,這個全世界所畏懼,又強又大的國家,又高大又強壯的人民,要向上主─萬軍的統帥獻祭。他們要到錫安山敬拜上主─萬軍的統帥。

以賽亞書中的以色列地各地

成員:

問題討論:
一、這段經文你看到什麼(人、事、時、地、物…)?

l   11章開始,有提到,從耶西的殘幹要抽出嫩芽,要建立和平國度,流浪的人要回來。從第13章開始到今天的第18章都提到要「審判」不同國家。以賽亞是非常有世界觀的人,國際視野寬廣,因此可以掌握到很多的國際現實。

l   12節:古實河流、翅膀振動。後面就沒有解釋「翅膀震動」的意思。古實河流就是尼羅河上游,埃及南邊。關於「翅膀震動」有許多不同解釋。以前戰爭時,軍隊在行進時,都會有「翅膀」形狀的東西在跑。這邊「翅膀震動」應該是指:軍隊在行進。

l   「翅膀震動」:古代中國出征時,也會背軍旗,翅膀振動就是軍隊。這裡提到這個意象,顯示軍隊的強大。作者隱含的意義是:即使軍隊強盛,但都沒有用。

l   與上週讀到的摩押和巴比倫相比,此處敘利亞和古實,沒有提到「驕傲」的罪惡。可見,以賽亞對於不同民族的問題觀察很清楚。

l   南國猶大的敬拜上帝的傳統,重新被以賽亞此處的話語呼召出來。例如:「人要轉向創造他們的主,向以色列神聖的上帝求救。」(17:7)「他們要到錫安山敬拜上主—萬軍的統帥。」(18:7

l   「在葡萄還沒有收穫,正當花瓣掉落、葡萄將熟的時候,仇敵要摧毀古實,像快刀割下葡萄藤那麼容易。」(18:5)辛苦耕種的結果,上帝一下就瓦解。

l   根據考古,南國猶大已經在敬拜其他的神明(例如:亞舍拉女神,被當成是上帝的太太)。這裡隱含的意思是:要把敬拜異教的猶大人帶回敬拜耶和華。


二、17:1 敘述大馬色(敘利亞)受到懲罰被亞述所滅,這是主前733年亞述王提革拉比列色三世所為。又前不久主前735年敘利亞與以法連結盟強逼南猶大國與其聯盟對抗亞述,即以賽亞第7章之故事。由這些背景看見當時的國際關係,你是否看見敘利亞、以法蓮、南猶大與亞述之間的張力,請敘述之?顯然當時的合縱連橫對抗亞述是失敗的,為何失敗?假如你是當時有影響力的國際政治家,你會如何談判,使局勢和平?

l   當前國際局勢:近日國際很多重要大國會議(G7峰會、北約峰會、美俄元首會面)。相比於此處聖經記載的國際關係,可以思考:這些不同國家之間的結盟,與現代國際體系有所不同。敘利亞和以色列的結盟,應該只是權宜之計,因為他們之間沒有共同的價值基礎(信仰和文化都不同)。當代的美歐國家同盟,儘管有小差異,但是價值基礎非常接近。因此,國與國之間的結盟,很多時候不能只看利益,而要看是否有共同的價值基礎。

l   亞述在當時是新崛起的強權,這使得其他中小型的國家會結盟起來對其進行遏制。敘利亞相較於以色列和猶大,算是比較強的國家,但相較於亞述則弱。敘利亞結盟以色列的基礎非常薄弱,主要是基於利益而不是價值,因此這種盟友關係不會長久。

l   台灣要思考,能夠跟一個國家長久有良好關係的基礎是:價值。不應該是利益。利益為基礎的關係,只要時間變遷就可能瓦解改變,但是價值較為能夠維持長久。台灣可以去尋找價值基礎:宗教自由、民主、愛人如己。

l   現代國家如果要在外交政策上,形成以「價值」為基礎的決策,就必須有民意作為壓力。目前的例子就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民眾開始意識到,傳統以利益為基礎的關係不牢靠,唯有信守共同價值,才是維持國際秩序的長久之道。

l   關注到廣東疫情,明明人口密集,但是染疫人數怎麼會這麼低。於是在思考,是否要採取中國管制人民的模式。但是,後來重新思考:這樣的想法,是不信任民主國家人民。中國模式是建立在沒有人道的基礎上。是否是我們需要的?

三、由第3節的敘述「…以色列將失掉屏障」中包含兩個國家:以色列與敘利亞。由如此語氣,你認為這兩個國家的從屬關係為何?然後面上帝的話語給你什麼樣的啟示?你是否也能由現代的處境找到類似的情節,請描述一下?

l   《以賽亞書》第11章當中,就提到以價值為基礎的國際關係思考。這章當中提到「和平的國度」,寫了非常多上帝所要打造的一個理想的國家需要的條件:「他要以公道維護窮人;他要保障孤苦無助者的權益。他要下令懲罰罪人;他要處死邪惡人。他要以正義治理;他要以信實施政。」(11:14-15)相對於此,本章(第17-18章)我們這裡看到的敘利亞和以色列的關係,基礎非常薄弱。

l   以當前的疫情來看,現在台灣會得到美日等國的幫助,除了價值聯盟之外,更有一個因素:台灣在去年這些國家出現口罩危機時,熱忱地送出口罩給這些國家。基於真心幫助他人,自己在需要時,也會得到真誠回應。

l   地緣政治才是台灣現在受到重視的關鍵。由於台灣處於美中交鋒的重要地緣,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重視。如果台灣沒有這樣的地緣地位的話,即使我們以價值和真誠去與人交往,也是不容易的。

l   聖經時代的國家的擁有者,根本不是人民。但是,現在社會的國家擁有者是人民。因此,若要比較古代和現代的國際關係,整個時代脈絡處境都已經大為轉變。古代的以色列在面臨當時的處境,被迫面臨一個重要抉擇:到底是要捍衛國家存續,還是要捍衛對上帝的信仰?

l   現代的戰爭行為和政權形式,及國際體系,都已經大為轉變了。整個20世紀出現了極大轉變。並不是「利益關係」已從國際關係抽離,而是交織進入一個更大的網絡當中。這個新的網絡,包含了更多的行為者(除了國家之外,還包括了各國內部及跨國的公民社會),這些新興的行為者,足以衝擊以利益或權力為基礎的國際關係結構。

l   沙皇尼古拉被日本刺殺之後,俄國要求日本判那位暗殺者死刑。日本當時自有自己的法律系統,但俄國這樣形同干涉他國內政。(參考:日本大津事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B4%A5%E4%BA%8B%E4%BB%B6

l   芬蘭被俄羅斯和瑞典統治了908年,最後終究得以建國。台灣不用因此而失去盼望。

l   LGBT群體對於川普的感受不是很正面,因為川普不重視人權,其實女性、歧視黑人。難道人們真的要因為川普反共,就去支持這樣一個不重視價值和人權的總統嗎?這是LGBT群體內部始終矛盾的問題。à國際關係總是在「利益」(中國經濟利益)和「價值」(人權)之間拉扯。

l   2020年許志峰逃到丹麥,有幾個議員出面支持。這些因反共而支持中國異議份子在歐洲國家政治庇護的西方政治人物,在該國內部多屬保守派議員。這裡面也看到一個張力:進步價值VS.利益。

l   國際關係的爭辯,長久以來沒有結論。始終在「現實」和「理念」之間進行爭論。美國是帝國主義霸權,可是其支配的方法又很特別,他用一種宣揚自由主義的方式,將這種理念透過霸權要求他人支持。以疫苗的例子來講,美國國會議員和國務院高層的考量,除了有現實上顧及台灣作為重要地緣要衝的因素,還有基於對於台灣的民主價值的意識。此外,美國對於台灣前途,也是尊重台灣民眾自己的選擇的。à美國的外交決策,就是在現實和理念之間衝撞。

l   任何一個世上的人的價值觀,應該都來自於他的信仰。在以賽亞的年代,為什麼所有國家都敬拜那麼多神?就是因為執政者沒有讓人民感受到他們執政的成功。人民在對生命需要盼望時,就需要靠敬拜神明,來尋求內心的安穩。以賽亞作為一個先知,不會只從政治去看問題,他必定是從信仰的高點去看問題。他的重點還是在提醒以色列人:回歸信仰的本質,比跟其他國家合縱連橫來得重要。這些辛苦和難以抉擇,並非只有他們現在才遇到,無論當時猶大人與誰結盟,都會遇到不穩定的世界局勢。

四、由17:7-11看到不同的宗教圖騰崇拜,似乎有屬迦南的亞舍拉與柱像崇拜,也有屬亞述、巴比倫的太陽神(v.8…日的像)。17:10說:「以色列啊,你忘記了那位拯救你們的上帝,而去敬拜異國的偶像…」。請問這些異教的崇拜與國家的興亡有相關嗎?除了標準答案:上帝不高興,你有更詳細的答案與敘述嗎?假使拉到現代的處境思考,請你換句話說說看?
l   有很多以色列或猶大的國王都敬拜異端宗教。例如:猶大的瑪拿西國王,就敬拜了亞述的神。

l   宗教在現在來講,是一種生命的終極關懷,他牽涉到的是價值觀。或許領導者的價值觀不清楚,但先知的價值觀卻很清晰。此處先知所要提醒百姓的是,一旦人失去終極價值的關懷,生命就會走偏。因此,儘管此處看起來像是講一種非常狹隘的宗教信仰,但廣義來理解,先知是要提醒人,不要失去生命的價值關懷。失去了價值關懷的生命,還有意義嗎?

五、18:1-2提到古實,它是埃及南端埃提阿伯(奴比亞國)的古實人,主前715年統治埃及。它派出許多使者到相關國家(南猶大為其中一國)結盟對抗亞述,但以賽亞說上帝會親自出手,請希西家王勿與埃及結盟,果然上帝出手(17:12-14的情節)後亞述撤退(王下19:7, 35)。請問以賽亞不接受古實聯盟,你認為他的考量是什麼?就現代台灣處境而言,你認為台灣應中立、或與那些國家結盟才會安全?理由是什麼?

l   國際問題確實很難用信仰的理由去解釋,這即使是宗教社會學也無法解釋。但在聖經裡就有這樣的觀點。「申命記歷史學派」的傳統認為,有一個公義的力量在主導世界。上帝在世界所展現的力量,是大於國際現實和民族之間的爭霸。我們當然無法簡單地去論述:國際社會是由價值來掌握。然而,這派論點卻也給我們帶來了盼望,避免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來自於叢林法則,讓有價值信仰的人得以盼望:這個世界還是有一個重要的力量,可以主持公道。因此,台灣也可以思考,我們要以我們的什麼良善價值(民主人權)去貢獻世界。

l   美國需要台灣,台灣需要的是上帝,上帝的力量要透過人民來展現。

l   台灣絕對沒有中立的條件。別人不會去理解你的立場。要如何才能安全?結盟是一定要的。台灣經歷了四百多年的近代歷史,社會和政治發展有一定的根基。結盟的對象,勢必要在生存發展的考慮下去做。我們不可能跟中國這種蔑視人權的國家結盟,於是只能選擇美國。美國的確在人權上有很多值得批評之處,但最重要的是,基本上這個國家還算尊重別人,價值上也與台灣較為相近。我們當然要選擇這樣的國家同盟。

l   以賽亞的觀點是,不管國際關係如何,上帝都會出手。真正的盼望來自於對上帝的信仰。

l   價值的重要性。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裡說道:「人生的目的,就在於認識創造的主宰。」大部分人都傾向以為,人只是骨肉身體,都只重視眼目情慾等等,卻忽略了,耶穌強調有靈在我們裡面。作為基督徒,我們得到教導是,要愛人如己。有聽到弟兄分享一個感想:愛人如己也隱含一個重要意義:我們要學習愛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是上帝的兒女,愛我們自己也意味著愛上帝。


https://www.worldhistory.org/Judean_Pillar_Figurines/ 
斌洲分享的連結:亞舍拉女神,考古學裡面有兩種觀點。有一種說成是敬拜神明,有一種說只是家裡的擺設,生活用品。

能生分享「日本大津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B4%A5%E4%BA%8B%E4%BB%B6

好書推薦《美國的決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4894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以賽亞書15-16章@台北濟南教會

台北處境查經班
2021.6.14
【線上處境查經班】
疫情期間歡迎參加線上處境查經班,參加者可透過手機、電腦連線加入。
◆時間:6/14(一)晚上6:50上線
◆聖經:以賽亞書15-16章
◆點入連線:
https://meet.google.com/usf-xeys-iyd?openExternalBrowser=1
◆未發言時,請按靜音
◆發言前,請先按「🤚」,再按「🎙」
◆參閱濟南教會google meet使用教學

google meet 會議室管理員:黃春生
可以私LINE,進行測試
系統有問題時,可以透過LINE告知

聖詩:279 懇求上帝憐憫 (台灣茶葉之父李春生長老選為「家詩」)

聖經:以賽亞書15-16章
上帝要毀滅摩押
15:1 以下是有關摩押的信息。亞珥城和基珥城在一夜之間毀滅了。死寂籠罩了摩押地。
15:2 底本人(「底本人」:希伯來文是「人民和底本」。)爬上山去,在他們的神廟裏哀哭;摩押人為了尼波米底巴城傷心哭泣;他們在悲哀中剃光了頭髮,刮掉了鬍鬚。
15:3 在街道上走的市民都穿麻衣;廣場上和屋頂上都有人在號咷痛哭。
15:4 希實本以利亞利人都在痛哭;他們的哭聲連雅雜的居民也聽到了。所以兵士也都害怕,他們的勇氣喪失了。
15:5 我的心為摩押悲痛!當地的人民已經逃到瑣珥伊基拉‧施利施亞去了。有些人爬上魯希坡,一邊逃,一邊哭;有些人逃到何羅念,放聲大哭。
15:6 寧林的小溪裏沒有水,溪邊的草枯乾了,看不見一點綠。
15:7 因此,他們帶了積蓄的財物,穿過柳溪谷逃難去了。
15:8 摩押邊境,到處聽到痛哭的聲音,連住在以基蓮比珥‧以琳的人也都聽到了。
15:9 底們城的河水都是血;上帝要向底們的居民降更大的災難。從摩押逃出來的難民個個將被殺滅。

摩押的絕望
16:1 摩押的難民從曠野的西拉城送一隻小羊給耶路撒冷當權的人做禮物。
16:2 這些難民在亞嫩河邊等候,漫無目的地來回奔走,像被趕出了巢窩的鳥兒。
16:3 他們問猶大人:「請指教我們,我們該怎麼辦?求你們保護我們,像大樹在炎熱的太陽下遮蔭我們,讓我們能在陰影下歇息。我們是難民,請把我們藏起來,別讓人找到我們。
16:4 容許我們這些無家可歸的人住在你們的地方。請保護我們,使我們能夠脫離毀滅者的手。」 (壓迫和毀滅必定終止;侵略者必定消滅。
16:5 然後有一位大衛的子孫要作王;他要以信實不變的愛統治人民。他要尋求公道,實行正義。)
16:6 猶大的人民說:「我們聽說摩押人民非常驕傲。他們狂妄自大,但是他們的誇口都是空的。」
16:7 摩押人民要為他們遭受的災難哭泣。當他們回憶在吉珥‧哈列設城享受佳肴美食的時候,個個都哭了,都悲傷絕望。
16:8 希實本的農莊和西比瑪的葡萄園都毀滅了─那些葡萄園所釀的酒曾經使各國的統治者醉倒了。有一時期,它們的葡萄藤一直向北伸展到雅謝,向東伸展到曠野,向西伸展到死海
16:9 現在我為西比瑪的葡萄樹哭,像為雅謝人哀哭一樣。我為希實本以利亞利淚如雨下,因為那裏再也沒有好收成可使人民快樂。
16:10 再也沒有人為肥沃的農田歡喜;再也沒有人為葡萄園歡呼歌唱;再也沒有人在醡酒池踹葡萄。歡呼的聲音已經斷絕了( 「歡呼的聲音……斷絕了」是根據一古譯本,希伯來文是「我終止了歡呼的歌聲」。)。
16:11 因此,我的心為摩押憂傷,為吉珥‧哈列設難過。
16:12 摩押人民不斷地到山上的神廟和各神殿祈求,以致筋疲力竭,但是沒有絲毫效果。
16:13 以上是上主從前所宣告有關摩押的信息。
16:14 現在上主說:「再過三年,摩押的財富都要喪失,只有少數的人民得以存留;他們也都十分衰弱。」

(圖:聖光聖經地理資訊網 亞珥 (Ar) [詳解編號 : 0493])

【簡要背景】
1. 以賽亞書15-16章是以賽亞先知傳遞上主對摩押的審判。聖經學者認為這段預言是比較難以詮釋的,主要是關於摩押在主前八世紀到六世紀的歷史並不足夠。這段經文可能的詮釋方向包括:摩押即將遭受亞述入侵,並在三年內終止成為當時代有影響力的政治勢力之一(16:14),以及後來的尼布甲尼撒王的侵略。

2. 有關摩押民族的起源以及跟以色列民族的恩怨與來往歷史,參看創19:30-38、申23:3-4、民22-24章、得1:1-7、撒上22:3-4、代上18:1-2、列下3:1-5。

3. 經文交互參照:耶利米書48章

4. 以色列、猶大列王年表 (查經資料大全)

http://www.lingxiu.net/biblecollection/Old%20Testament/11%201King/11DT00.htm



問題討論:
觀察(See)
1. 從這段經文中您觀察到什麼?(場景、氛圍、事件、關鍵詞…等)



2. 參考耶利米書48全章,上主毀滅摩押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判斷(Judge)
3. 摩押民族與以色列民族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歷史?當摩押遭遇災難時,如何向猶大王國求助,並寄託希望在猶大的幫助?摩押得到怎樣的回應?



4. 先知對於摩押遭受上主審判的態度如何?(賽15:5、16:9-11)先知對待摩押的國難與猶大人民的態度有何不同?當代有哪些處境可以與這些經文關聯起來?



行動(Act)
5. 在武漢肺炎蔓延之際,社會也撕裂對立。以賽亞先知對待摩押難民的態度如何啟發我們對待不同陣營、相互敵對的人? 



6. 今天的經文啟發哪些可能的「先知性的行動」?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採取怎樣的行動來傳遞先知性的信息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