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ual Bible Study in Taiwan, founded Jan. 23, 2017
◎對象:不分宗教信仰、年齡、性別、族群等多元及差異,只要願意敞開對話、追求真理與生命意義者,都歡迎參加。
◎處境查經班@台北全台語:每主日晚上7:0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北:每週一晚上6:30於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後棟交誼廳 02-23217391
◎處境查經班@台南:每週六下午2:00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總店(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處境查經班@台南六甲:每週五晚上7:30於六甲教會(台南市六甲區建國街150號)
◎處境查經班@高雄:每週五晚上於活躍教會(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11號)電話洽詢0973 595 552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處境下的聖經詮釋

處境下的聖經詮釋
黃春生

過去「聖經(作品)」詮釋,強調的是「作者中心」,在六0年代法國羅蘭巴特提出「作者已死」認為作品有自己獨立的生命,強調讀者閱讀的愉悅之後,「作品」的說法逐漸被「文本」一詞取代。用「文本」一詞,等於把「作品」(被書寫完成的作者成果)當作一種更開放的「語義作用場」,因而是由「作者中心」轉為「讀者中心」。

古早文獻(作品)都有許多版本,討論text的學術稱為 textual criticism(文本批判)。

之後,以語言學為認知模式的結構主義則關注語言各層次間的對應關係和整體結構(hierarchy, global structure),而非意義。

隨者詮釋學的發展,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理解是主觀的。高達美則提出「視域融合」(Horizontaler-Schmelzung ),即理解的過程是在文本的作者原初視界和解釋者現有視界的交織融合,達到一種既包容,又超出文本與讀者原有視野的新的視界,造成了一個理解有賴於前理解,前理解又有賴於理解的循環,這就是所謂「解釋學的循環」(der hermeneutische Kreis)。

而處境查經班就是在落實這種平等、對話的聖經詮釋,觀看聖經文本(文本中心),批判文本之下的處境(前理解),分享讀者的生命經驗與處境(讀者中心),更從彼此平等、敞開、包容的對話中,獲得全新的理解,這全新的理解或許成為當下某種「標準答案」,但再經過新的理解,所謂的「標準答案」可能只是我們一時的認識。換言之,在處境下「解釋學的循環」因著包容、開放、對話逐漸邁向真理。我們雖尋求對真理的了解,但沒有人能夠「掌握真理」。對基督徒而言,沒有一個完全的人能夠認識上帝的真理,而需要謙卑的讓聖靈來引導我們。透過處境查經班的「平台」,我們成為尋求真理的夥伴。

此外,我也期待「處境查經班」及「神學禮拜日」能夠仿效《想像與順服》作者左勒(Dorothee Sölle)於1968年在德國科隆推動的「政治晚禱」行動:

「一個不同於一般禮拜或禱告會的儀式出現了!晚禱會帶著學生運動的風味。就像那時在學生運動裡的模式,大家彼此傾聽、討論、分析,然後要出去行動。在其中,沒有由『分別為聖』出來的聖職者來負責特別的工作,上帝的話語是大家一同分享的,禱告是大家共同出聲的。討論與分析的主題是日間發生的政治事件,如越戰、拉丁美洲的獨裁政權、捷克的『布拉格之春』等等。有人負責收集資料,有人提供聖經的話語,有人書寫新的公禱禱詞,大家商量著行動的可能性:或寫信、或參與杯葛、或商量出富有想像力的非暴力抗議等,祈禱一定要延伸到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